后海一带,最具北京特色的美丽,走在柳荫街、定阜街这些古老的街巷胡同,时光就像静止了一般。这里有一座大院,虽然主人的身份并不算太显赫,然而百年来散发出的浓浓书香让它的迷人气息历久弥新,有太多的名人雅士曾经徜徉于此,无数精彩的人生从这里启程,更有豪杰志士留下激荡人心的故事,它曾被称作燕京“最美的校园”。
它就是曾经的涛贝勒府,后来的辅仁大学,如今的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从嘈杂的平安大街拐进定阜街,似乎连空气都静止了,远远就能看见那一大片雅致的庭院式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宫殿式的三层小楼,楼顶铺着绿色琉璃瓦,每扇玻璃窗都是雕花木框,墙是浅灰色水磨砖,历经80多年平滑如初,细节处的雕花与屋顶处的神兽也完好无损,整个建筑有种令人惊叹的和谐与美丽。
这就是当年辅仁大学的教学楼,于1930年竣工,在当时与城东的协和医院、城西郊的燕京大学共称为“北平三大建筑”。它们被列为20世纪早期我国大型建筑中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令人吃惊的是,这片被载入中国建筑史的亭台楼阁,竟然是在马圈上建起来的。这里曾经是涛贝勒府,再之前是清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居住的愉王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为嗣,承袭贝勒爵,迁居于愉王府,于是这里就被改建成了更为宏大典雅的涛贝勒府,俗称“七爷府”。
史料记载,这位涛贝勒“一生颇为通达,能够不断接受新事物,是清末皇室中罕见的新派开明人物,而非因循守旧之辈”。这种新派风格也表现在他建筑自家花园的品位上,不但采用了西方园林的造景方式,还在花园南边开辟了大片的空地与马圈,以满足他爱马成痴的嗜好。
据说,当年不但在皇族中,连老百姓都知道,七贝勒载涛骑术精湛,他十几岁学习骑射,能够驾驭各种烈马,熟谙各种高难度马技,而且他养马、相马都是出了名的,改良马种方面更是专家。由于他的这项专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马政局顾问。
1912年,清朝结束,皇族日渐没落。1925年,因生计艰难,载涛以16万元将涛贝勒府永久出租,供罗马教廷在北京筹办辅仁大学,说是“出租”,其实只不过是个安慰性的说法,因他不愿意担负卖掉祖宅的名声。
于是,在涛贝勒府原有的空地和马圈之上,诞生了一座近代著名的高等学府。从此,涛贝勒府正式成为辅仁大学,作为当年北京和北大、清华、燕京齐名的四大名校之一。它曾被誉为“燕京最美的大学”,然而,比美丽的建筑更为璀璨的,是这里散发出的人文之光,从此这座庭院开始在中国现代史上书写自己的传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