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到了扬州。看看天色尚早,知南方多园林,想着觅寻一处园子转转。
问了的士司机,说是去何园吧。园子不大,值得一看;路程又近,时间刚好。
何园何园,在扬州东南的徐凝门街上。今天园子的主入口,是何园曾经的东门,而原来何园的正门是今天花园巷的南门。这是因了时间久远,城市地理环境的变化。
何园,是一处宅园一体、居游皆佳的大型私家园林。看了园子的航拍全景,形状有些像一块传世久矣的苏绣残片。粗有方正,又不甚规整。东北角凹进一块,西南角似又凸出一块。看了园子的导游介绍,才知何园占地14000多平,而建筑面积却高达7000多平,这样的建筑密度可是够大的了。但是,当你走进园子,置身其中,不仅没有那种拥挤压迫,反而感觉疏密有致、收放有度、进出有序、山水有意。
据说,游览何园最好的时间是每年的四、五月间,“烟花三月下扬州”嘛。我来时,已是夏末秋初,或是暑热难耐,或是与瘦西湖相比何园名气不算大,园子里的游人不多。于我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偏得。正好可以不紧不慢地享受这样一段好时光。
玉绣楼何园,在建筑布局上是由园居、大花园、小花园组成。园居的主建筑是玉绣楼,这里是园主人的生活起居空间。玉绣楼实际上是前后两栋楼,采用了中式连廊的理念,四周连以回廊,好像是一个二层楼的四合院。楼内的房间一字排开,三门一梯,都是相对独立的户型。室内又有拉门隔断,又有吊灯壁炉,你不禁要问,不是说这园子建造于光绪九年吗,怎么这装饰还带着欧式风格呢?没错。这个就是中西合璧的建筑,中式又有着洋味,何家人也叫它“洋房”。因为这和园主人的职场阅历和人生智慧是分不开的。
何园的主人叫做何芷舠,一个标准的“官二代”。何芷舠的父亲何俊是道光年间的进士,后在李鸿章帐下任军需官,精于管理,善于办事,为李所倚重。何芷舠年轻时也是勤学上进的好青年,20岁出头就步入仕途,出任的还都是与盐、粮等军需相关的“肥缺”。后来又任了湖北按察使、汉口等三地的道台兼江汉关监督,是一枚不折不扣的洋务官员。不想,何芷舠在49岁时即挂印辞官,急流勇退,跑到扬州“养老”隐居了。所以,何芷舠的房子风格有着中西杂糅也就不足为怪了。
玉绣楼的名字,得自院子里主人手植的玉兰树和绣球树。寓意“庭有玉树”、“桂子兰孙”,花团锦簇,和睦兴旺。实际上,还真是这样子。这个玉绣楼中走出来的一代代人,真的是儿孙出息、才俊辈出。
在何俊、何芷舠父子时,何氏家族虽说低调,却与中国近代史上几大家族渊源颇深,他们和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是同乡加姻亲,与光绪帝师翁同龢,清朝重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也是姻亲关系。
此外,何氏家族先后出了祖孙翰林(何俊、何声灏)、兄弟博士(何世桢、何世枚,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父女画家(何适斋、何怡如,黄宾虹弟子)、姐弟院士(中科院院士、工程物理学家、我国核同位素分离科学的学术奠基人王承书与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何祚庥,表姐弟)。
特别是楼中珍藏的一张老照片,是1924年5月5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上海执行部纪念马克思诞辰的全员合影,仔细一看,照片里一个个尽是国共两党的重量级人物。我们所熟知的,前排有邓中夏、张继、胡汉民、汪精卫、向警予,中间一排有叶楚伧、王荷波,后排有沈泽民、罗章龙、恽代英、邵力子、戴季陶,还有毛泽东。而何芷舠的孙子何世桢博士(与其弟何世枚共同创办了上海持志大学),也位列其中。
何氏家族能几代人不衰,不得不说是得益于《何氏家训》。《何氏家训》从孝敬亲长、隆师亲友、鞠育教养、节义勤俭、读书写字、出处进退、待人接物、饮食服御、量度权衡、撑持门户、保守身家等十一个方面为子孙后代确立了良好的家德、家规、家训、家风。
当然,也不得不说,何园的楼台山水与建筑风水,或多或少地滋润了这一大家子人。
何园的奇妙,在何园的整体规划和精工细作。其间,一山一水,一石一瓦,一庭一廊,一花一木,无不透着园主人和设计者的精思熟虑、精雕细琢,无论你走在园子的哪个地方,都是处处有风景,事事见巧工。
大花园的东园,最为吸人眼球的就是贴壁山,远看宛若一幅宋人山水图轴长卷。贴壁山,顾名思义,紧贴墙壁,叠石造山。只见这堵贴壁山,沿着北墙,山石层叠,绿植参差,峭岩飞瀑,错落有致,造山似山,风物天然,造山胜山,气象万千,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江南“名园以叠石胜”的文化精髓。
贴壁山大花园的西园,最为流连忘返的就是复道回廊了,素有“天下第一廊”之美誉。复道,就是内外廊,双面回廊中间立有一堵墙,既相对私密独立,又利于沟通分流。何园的复道回廊长得很,曲径宛转,四通八达,闲庭信步,风雨无碍,是一处全天候的通行与观景的绝佳场地。漫步复道回廊,最美的当属镶嵌在隔墙上的花窗。一幅幅花窗,或漏窗,或空窗,都是一种专门定制的水磨抛光青砖,透着曾经的富丽,浸着历史的沧桑,隔窗望去,美丽的花式窗子中展现出一幅幅美景美图,千姿百态。
小花园,是何园的园中园,它有个雅号叫“片石山房”。别看这个园子小,它的建造者可是鼎鼎大名的石涛和尚啊,就是那位明末清初的画坛大家。石涛和尚一辈子钟情山水,师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专心致志,精心打造的片石山房,堪称叠石造园的孤品佳作,真的是穷尽笔墨也无以描绘。
何园真美,山水如画。
何园的亭,有接风亭、近月亭、水心亭;何园的厅,有牡丹厅、桂花厅、桴海轩;何园的楼,有玉绣楼、汇胜楼、读书楼……
站在读书楼上,想象着何家大公子何声灏在发愤苦读,金榜题名,衣锦还乡之后,倚栏而望,是否悟得到眼前的风景中深藏着一则诲人不倦的治学格言呢?贴壁山的山腹间那条曲折盘旋的步道,桴海轩的船厅外那片中流击水的“海潮”,可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