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黄洋界

作者: 关观 | 来源:发表于2017-05-06 22:30 被阅读108次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主席的著名诗篇《西江月·井冈山》让我第一次知道了黄洋界,于是渴望登临黄洋界,感受一下当时黄洋界保卫战的情形。

    黄洋界

    黄洋界位于井冈山茨坪西北约17公里处,原是土籍黄氏和客籍杨氏两姓的地界,又因地属万洋山分支,“杨”、“洋”谐音,故得名黄洋界。

    黄洋界海拔1343米,山峰险峻,地势陡峭,易守难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与双马石哨口、八面山哨口、桐木岭哨口、朱砂冲哨口合称为“井冈山五大哨口”。

    当年,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创立革命根据地时,牢牢掌控住茨坪周围与外界相通的五条山道,利用山道之上“五大哨口”的险要地势,拒敌于山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入党誓词

    就是在黄洋界哨口,红军当年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英勇拼杀,顽强奋战,打退了敌人三个团的多次进攻,创下了中国革命军事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范例。《西江月·井冈山》就是毛主席在率主力部队从湖南回师井冈山途中欣闻胜利的即兴之作。

    登上黄洋界哨口遗址,其地势地貌和红军当年的防御工事可一览无余。

    居高临下,三条狭窄、崎岖的山路盘山而上,在此交会。一条山路北经茅坪村,与江西永新县相连;一条山路西连大陇村,与湖南炎陵县相通;还有一条山路南接井冈山的大小五井村,直达茨坪。1928年春,红军在此间构筑了三个防御工事,互为犄角,互相呼应。在三个工事之间,还建有一个兵营。兵营中平时驻扎约一个排的兵力,担负着守卫任务。同时,兵营也为挑运粮食进山的军民在此打尖歇脚提供了方便。

    挑粮小道路线图
    朱毛红军挑粮小道

    那时,井冈山上的红军用粮,靠山上的供给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都要靠邻近的宁冈、永新、遂川三县输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储备足够的粮食是根据地建设的头等大事。苦于当时的交通条件,运粮只能靠人挑肩扛。负重爬山,更是艰辛。当时,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导,身先士卒,总是走在挑粮队伍中间,体现了红军的官兵一致,为战士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广为传颂的“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就取材于此。说的是当时40多岁的朱德军长,不仅要操劳军政大事,还坚持与军民一起挑粮上山。战士们不忍首长辛劳,就偷偷地将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但是这招儿不管用,朱德不仅换根扁担挑粮不误,后来干脆就请军需处特制了一根扁担,在上面写了八个大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今天我们在黄洋界展室中看到的那根扁担,就是由原军需处的老红军按照原样特别复制的。

    枫石 闹革命就要像这棵枫树一样

    黄洋界闻名遐迩,多是出于黄洋界保卫战。

    当年,还没有过上“小米加步枪”日子的红军,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用的是梭标、大刀、鸟铳,装备不足,就非常重视和依赖黄洋界的天然屏障,依托天险筑防御敌。

    红军在前沿就设了五道防线。第一道是竹钉阵。在通往山下小路两旁的草丛里,红军战士埋插了三、四里地的竹钉。这些竹钉两端尖锐,既在锅里炒过,又在尿里泡过,坚硬异常,还带些毒性。埋插在地里,露出地面一小截,又隐身于乱草中,不易被发现,但敌人一旦踩上就会被扎穿脚板,且伤口易溃烂,不愈合,可严重削弱敌人的战斗力。第二道是半山腰上的一条深五尺、宽四尺的壕沟,用于延缓敌人的进攻时间,制造麻烦,赢得主动。第三道是竖于壕沟之上,高近五尺的竹篱笆围栏,其作用类似于后来战场上的铁丝网。第四道是滚木擂石。一根根滚木堆放在工事前沿,两端用棕绳捆住,上面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遇有敌人进攻,瞅准机会,砍断棕绳,滚木擂石隆隆而下,毙敌于瞬间。最后一道就是射击掩体,因为当时红军的枪弹紧张,不到万不得已,还需“省吃俭用”。就是这样古老的军事设施,在1928年8月30日的黄洋界保卫战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奠定了“反会剿”的胜利。

    胜利的起点

    今天,井冈山的崎岖山道早已变成了盘山而上的宽阔平坦的双车道,井冈山也早已变成了游人如织的红色旅游胜地。站在黄洋界上,只见满目青山绿,不闻当年炮声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就是从这里迈出了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的第一步。

    阳光下,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上的主席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熠熠生辉。

    大型情景剧-井冈山 胜利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黄洋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kd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