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爱基础上的分别智

作者: 丁晓磊 | 来源:发表于2017-09-28 09:14 被阅读79次

    今天是1000天写作的第六十二天。今天聊聊智慧这个词。

    这个时代,评价一个人的褒义词,除了我之前说过的靠谱,最高的评价莫过于说某人充满智慧。

    智慧是什么?

    佛学中有一种说法,说“智”和“慧”是两种事物。智是“分别智”,是要把万事万物能够识别区别开来的能力,也就是在生活中要能知道某事和某事是不一样的,某物和某物是不同的,能夠清清楚楚的辨別是非善恶;“慧”是“平等慧”,所谓“不二”,是一种“无分别智”,能够视万物浑然一体,待众生一律平等,无差别的能力。

    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能力,如果能够非常自然地融为一体,那就是智慧。

    我个人的理解是在平等慧基础上的分别智,是我认为的智慧。

    1、平等慧

    简单说来,平等慧是一种无私无我的大爱,是普世的爱,是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心中有这种大爱的人,才会做事不偏不倚,真如不虚。

    平等慧其实是做事做人的原则,理念,是指导我们行为的指南。在这个基础上做的事,才会有价值。其实从歌曲的传唱和流传时间看,我们都可以看出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现在把十年以上的老歌随便去唱出来,我发现很多人能够记住的,都是充满着正能量的大爱的歌曲,比如Beyond的《光辉岁月》、《真的爱你》、迈克尔杰克逊的《拯救地球》等等。我总说,能够留下来的歌曲,一定不是情情爱爱的小爱,或者“你的身上有她的香水味”那种靡靡之音,而是大爱,是那种表达对生命、世界、亲情的爱。就算是小爱,流传的也是邓丽君那种甜甜蜜蜜,纯净甘甜的诗经般的爱情。

    这就是我理解的平等慧。

    2、分别智

    平等慧认为万物平等,不二,但是,分别智说明的具备经济学原理的区别对待概念。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缓急,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是分别智。什么意思?就是佛法里讲布施,但是物质是稀缺的,不可能每个人、每个物都获得同样的、同等的布施,因此,要有分别,要知道什么是根本重要的,什么是细枝末节的,要知道什么是紧急要解决的,什么是可以延后一些的,这就是清清楚楚的分别智。

    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很多事情是不清楚的,用上海话说是“拎不清”。你会发现你和他谈某件事,本说某个矛盾点,就这个聊,然后聊了一会矛盾点就不是这个了,就换成了下一个,再聊,又变了,最后连自己都纳闷自己为什么这样想了。这就是混乱。不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具备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能力,这就是没有分别智。

    如何才能修炼分别智呢?去掉“我执”。佛法里讲“我执”,其实是来自于内心的分别执著妄想——贪瞋痴三毒,私心私欲私我。佛陀明示,唯有自觉自乐于心放下分别执著妄想、去除贪瞋痴——埋我达于清净无我的寂灭涅槃入境界,始为明心见性、归本返源彻觉解脱。这是佛学理论的基础所在。

    但说实话,做到这点真的很难。不再想自己的利益,不再贪恋自己追求的物质、地位、权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再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真的很难,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

    有没有简单的点的办法?有,那就是将自己从事情里适当脱离出来,做个旁观者。

    我们经常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为什么?是因为当局者自己的我执,蒙蔽了双眼,会进行选择性的视听和选择,而如果是旁观者,这里面没有利益,就会客观的很,不会那么轻易选择性的视听和选择。所以,如果想能够有智慧,就要学会客观,假设这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你会怎么看,怎么分析,会怎么出意见。这样训练多了,就会有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智慧:大爱基础上的分别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xm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