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无非是过去发生的人事,凡诸种种,跟今天的事情一样,大抵都会找到其中的因果链条。写史的人,就是要找出这个链条,展示给人们。至于你讲得合不合理,能阅读的人,都有日常的理性,自己就会判断。
写这本书的张鸣老爷子,自称是个直性子的憨头。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感觉他分析问题总能直击本质,一针见血。这本书总共9讲,分别描绘了鸦片战争始末、太平天国的兴与衰、未必失败的洋务运动、夭折的戊戌变、义和团:扶清灭洋的荒诞剧、清廷的新政、辛亥革命:偶然的成功与必然的失败、黯然北洋、众说纷纭的“五四”。
中国的大门,是被英国人用大炮轰开的,自此,中国被迫逐步融入西方体系。一场游戏最后的赢家往往是游戏规则的了如指掌的玩家,中国作为整个世界变化新进入的玩家,要从了解规则、熟悉规则一步步来,避免不了交了很多“学费”。最令人头痛的是,中国那时候完全封闭的政策使统治者完全看不清外面的世界,即使有外来文化勉强渗透至皇帝那个面上,那也是被完全“稀释”过的。那种“无害” 的外来文化被下面的大臣一层层的曲解、变成获取名利的道具,等到了皇帝那边就变成玩具一样,使皇帝只看到外部的好的一面。
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导致的国家整体落后。西方列强在不断豪取中国的大片资源,然而我们的国民仍然是不温不火的。在他们眼里,有时候恶劣的官绅比洋人更可恶,他们受尽了官绅的压迫,有时候反而认为洋人更守“规矩”。最先想着让国家恢复的当然还是大臣,士大夫族,因为西方列强入侵直勾勾地危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不得不想办法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辛亥革命,这些都是这些在那时拥有较大利益拥有者也是受到最大威胁的人发动的,从科学文化、制度等多方面来维护他们的利益。然而,各个利益集团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并不是从国家的利益的出发,这就导致国家分裂的原因之一。
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日本在中国近代史期间担任了一个非常可怕的角色,我国那时候的改革运动,以及袁世凯登基,张作霖军阀割据等都出自日本之手。到最后,老蒋(蒋介石)其实也是亲日派,到了卢沟桥事变,日本终于露出他巨大的獠牙。因此,西方列强在我国培养利益集团也是导致我国难于集中力量反抗的主要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