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治病及摄心的关键

作者: 慧净上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08:16 被阅读348次

真正把念佛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卧、时处诸缘都念佛,使念佛生活化,使生活念佛化。这其实也是阿弥陀佛所盼望的,同时也是念佛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为了念佛。

同时,在这里念佛也没有什么高低长短的调子要求,因为如果音调过高或过低,就会念不上去或者念不下来;音韵过长,气短的人也念不来。而且有高低长短音韵的话,念一整天也会很费气力。所以我们这里的念佛是“无调之调”,就是用闽南语一句一句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六字分四拍,一拍大概一秒多一点,所以一句念下来大概是五秒左右。

这样的念法是采用的河洛音,也就是古时候河南洛阳那一带的语言,这种语言是汉民族在隋唐时代的传统语言。我们都知道,佛教的黄金时代就是隋唐时代,隋唐时代在长安、洛阳那一带所翻译的经典都是以现在的闽南语来翻译的,也就是台湾现在的台语。简而言之,台语源自于闽南,闽南语的根源就是隋唐时代河南洛阳那一带的语言。

我出家已经三十多年了,出家之前早晚也都打坐念佛,对于那些有韵调的佛号都很喜欢,不管是六字一音、六字二音,还是六字五音、六字七音,还是四字四音、五音、七音的,听到的所有念佛的调子我都去学习,甚至将它录音下来。但是时间久了,就感觉这些韵律虽然好听,但未必能够适合任何人、任何时候乃至任何心情。尤其是道场跟道场之间念佛的调子往往不一致,所以我就在想:有什么样的调子能够统一各地道场的念佛方式?最后就是以平常我所念的作为统一调子,也就是现在我们在念的调子。

这种调子真的有好处吗?有什么证据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女众莲友,六十几岁,法号叫净好,住在台北市木栅区。她以前每天念两万声佛号,但去年底腹部却长了一个肿瘤,后来到医院检查,医生要她动手术。本来都签了协议,一周后就要上手术台的,可净好改换了念佛的语调,就用现在这种缓慢的无调之调,一周后肿瘤居然消失了。因为这个因缘,净好现在很喜欢这种念佛方式,念得很习惯,也觉得很踏实。

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她以前日念两万声难道不算念佛吗?为什么反而会长肿瘤?现在没念那么多数目,反而会消除?

其实主要差别是出自内心的虔诚、恭敬以及摄心专注,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而不是赶数目,含糊不清,随口滑读,心不在佛号上。

有的莲友规定自己一天念多少佛号,这很精进、很好,但是不要念太快、太急,否则就是在赶数目,心不在佛号上,对身体也不好。

也就是说,一天能清楚、踏实地念多少佛号,就这样来为自己定功课,不要跟人家比,也不要贪快、贪多,以致随口滑读,含糊不清。总之,以至诚、恳切、摄心、清楚为原则。


若妄想杂念还很多、很重,就用印光大师“十念记数法”。印光大师说: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

所以,大家念佛也应该这样,至诚、摄心、谛听、记数,全心专注在这句佛号上,每一字、每一句都清清楚楚,这样妄想、杂念就会减少,而感觉很安详,很寂静。

相关文章

  • 念佛治病及摄心的关键

    真正把念佛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卧、时处诸缘都念佛,使念佛生活化,使生活念佛化。这其实也是阿弥陀佛所盼望...

  • (37)学习心得:《慧净法师谈念佛治病及摄心的关键》笔记

    学习: 慧净法师谈念佛治病及摄心的关键 我们这个道场与别的道场不一样,天天从早到晚都在念佛,而且在这里念佛很自在,...

  • 38.什么是摄心念佛?

    38.什么是摄心念佛?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

  • 奉劝大家尽量多念佛——慧净上人开示

    问:我平常都是走着念佛多,这和坐着念佛 哪个好? 慧净法师答: 就摄心的功能而言,走着念佛 和静坐念佛是不能相比的...

  • 时处诸缘,皆多念佛

    问:我平常都是走着念佛多,这和坐着念佛哪个好? 答:就摄心的功能而言,走着念佛和静坐念佛是不能相比的,所以刚才鼓励...

  • 念佛治病的诀窍

    往往我们很多人,都是有了病才来念佛。念佛求病好,灵不灵呢?你说不灵吧,有很多人念佛病就好了;你说灵呢,“我念佛半天...

  • 印光法师:都摄六根念佛,摄心息妄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 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 (然吾辈凡夫一时或难以...

  • 2021.6.26

    1、念佛之乐,唯真念佛者自知。然必须志诚恳切,摄心而念,不可著外境相。否则心地不通,观道不熟,魔境现前,亦不了知,...

  • 印光大师:念佛若能摄心,方可谓为真念佛人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

  • 怎样才能摄心念佛?

    1。随缘: 念佛要学会随缘,不可强求,欲速则不达,慢慢来,念多了自然能摄心,你一强求,有了执着心,自然摄不了心。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念佛治病及摄心的关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qk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