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
优秀教师是能将人、事、物连成一片的编织能手,他们能将自己、学生、学科编织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学生从这个网络中也可学会如何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当优秀教师要把自己、学生、学科编织出一幅不分彼此的织品时,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就在这里纺纱捻线、转动梭子、织出布匹。
教学会让教师挂心,会让教师开心,甚至会让教师伤心——教师越热爱教学,可能就越伤心。教学勇气就是教师在面对强人所难的苛求时仍能尽心尽力地坚持教学的勇气。凭着这股勇气,教师、学生、学科才可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之中。
在浑然一体的自我中,人生中每条重要的“纱线”都受到重视并相互交织,用它们编织出将学生、学科和自我安放得错落有致的织品。这种向内整合一致的自我,才能向外建立优质教学所要依赖的各种联系。
(二)
依赖外部的“各种技术方法”不足以长时地维系人们关注教学的热情。我们必须提醒自己,相信内心真理能赋予人们变革外在世界的力量。心灵才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源泉。
要寻求符合自己本性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应于自我完善相互契合。
但我们更多更深地了解自我时,我们就能学到展现而非掩饰自己个性特点的各种教学技巧,由此可产生优质教学。
(三)
在生活中只要留神听听对我们提出的“应该”做什么的要求,就可能发现有不少是可能扭曲我们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的外部期望。虽然根据抽象的道德原则,我应该去做很多事,可这些事是我的本职工作吗?我有做这些事的才能和意愿吗?应做之事是否恰好处在我的内心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交叉点,或者是不是别人对我应该如何度过人生的设想?与“应该”的要求直接挂钩的职业观不仅恼人,甚至伤人。
职业应该是你心中的深层愉悦与外部的深层渴求一拍即合的地方。
加强自我意识,老师职业使命,找回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教学权威自回归来,这时就会产生遵循自己内心真理的教学——也是与学生的内心真理相互呼应的教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