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很大,不过这个很大的国家,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块是城市,另一块是乡村。 ——周其仁
我在农村生活了18年,那里有我快乐美好的童年,也有我迷茫烦恼的青少年。考上大学后,我进入了城市,学会了跟城里人一样去逛公园、看电影。满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称得上是个城里人了。但是,我发现自己错了。我在骨子里其实还是个农民,而我身体里流淌的也是农民的血液。所以,我始终摆脱不了农民那股子“土”气,也无法像城里的孩子那样大方自信,但是我可以毫无拘束地跟陌生农民攀谈,对党出台的关于农村的政策我也会格外留心。或许我的潜意识里有这样一个想法:希望有一天我能改变农村落后贫穷的面貌,为农村的发展贡献一份独特的力量!
要改造一件东西,你就必须先清楚地认识它。为了能更加了解当下的农村,我开始阅读一些研究农村社会与经济的书籍,这期间我遇到了徐远(原名徐建国),以及他的《人·地·城》。这个人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也是出生并成长于农村,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之后出国留学,最后留在了北大任教,教授经济学。这是一个典型的寒门学子的人生轨迹,没有当官的父亲,也没有会赚钱的母亲,只能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做到了。但是,他和我一样,似乎也始终忘不了农村,所以才有了这本杂文集。
这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30多年的城市化历程中农村出现的诸多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里面涉及到农民收入、城乡差距、土地制度、户籍改革、粮食安全、城市起源与变迁以及对十八大以来党出台的一系列农村改革政策的讨论。里面对农村社会问题的分析,可以说是有理有据有节,层层剖析,丝丝入扣,逻辑性十分强,最后的结论也往往发人深省。这里,我想分享两个问题:一、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为何会越来越大?二、未来的农民将何去何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从80年代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之后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再到90年代的“农民工大潮”。农民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了很多,但是他们收获的却很少。所以,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差距变得越来越大(3倍左右)。究其原因,这就不得不提政治制度的缺陷,也就是:二次分配不均。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户口的人,即使生活在城市,也无法享受到城市的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福利,而农民工的孩子要不留在农村上学,要不跟随爸妈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上学。这两者都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同理,再看看这几十年来火得一塌糊涂的房地产行业,大部分土地是从农民手里征出去的,政府和开发商都赚得腰包鼓鼓,你看农民得到多少利润了呢?恐怕只是房地产利润的九牛一毛。因为国家规定,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所以农民是不能私自买卖的。政府如果要开发建设了,就把土地收回去,象征性地给农民一部分补偿金,可是如果我们再想把地买回来,非得花上几十倍上百倍的价格。这其实就是征地冲突难以消除的根源:利润分配不均。
农民的未来会怎样呢?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我国13.7亿的人口中,有将近9亿是农村户籍,其中6亿生活在农村,3亿是外出的农民工和随迁人员,所以我国还有将近一半的人生活在农村中。考虑到我国耕地只有不到18亿亩,难以容纳如此多的农民以种地为生,而城镇化也是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所以未来几十年内,大多数农村人口将变成城市居民。与其一味地抗拒,倒不如拥抱变化,提前认识到移民城市的必要性,学习如何在城市生活,这或许有助于我们的父辈们提高适应能力。
徐远“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其实,你我心里都很清楚:在外地求学多年的我们已经很难再回农村了,故乡还是那个故乡,但是我们却因为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心儿早已不属于那块土地。然而,我们的根终究是在农村,不管将来我们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地位多么显赫,我相信我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始终会是一个农民,一个农民的孩子。
更多精彩书评,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重读大学50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