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和一位妈妈去听了一个东城区小升初形势分析的讲座,讲座人的确非常有经验,对东城区的各个初中,高中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对历年东城区的小升初的政策也是如数家珍,对今年以及未来的政策也是有比较自信的判断,对于这方面外行的家长比如我来说,专家的一些分析以及建议的确感觉还是比较有用的。对于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家长来说,去听听这样的讲座也还是有好处的,其实一开始我对于这样的讲座是持比较反对的意见的,因为总感觉是培训机构为了拉拢更多的学员而做的噱头,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听下来以后觉得还好,的确让我们能够比较清晰的了解整个小升初的流程,以及对于你的目标你可以如何去努力,或者说提前做一些准备,不至于到时候慌乱或者措手不及。真是由于去听了这个讲座,于是又重新正面思考了知识还是脑子里的模式说更重要。

最近和几位孩子同学的妈妈交流,对于小升初,大家还是都比较焦虑,比较担心自己会去不太好的初中 ,所以也都在看看是否有好更稳妥的办法能去好一点的初中。当然我也希望孩子能去好的初中,能够有一条较为平顺的路走着。不过总体上我自己心态比较平稳,即使去了一般的初中,也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未来就会不好,即使是上了一般的大学,也并不意味着孩子的后半生就会不好。反过来说也可以,即使去了很好的初中,也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未来就一定会好,即使是上了很好的大学,也并不意味着孩子的后半生就一定会好。想明白这几个问题,就会去思考,那到底什么是对孩子未来影响最大的,什么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幸福的主要因素。这个问题很复杂,值得不断的去思考,因为不会马上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答案,即使是觉得一时想清楚了,往后也会不断的质疑,反复的追问。不过我觉得,去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反复追问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过程,这个思考的过程,就会减少你的孩子未来的焦虑,因为不会因此去逼迫孩子去干什么,而是会更加顺其自然。
在我看来,首先孩子的基因已经决定了大部分,好与不好,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已经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尽管这个比例大家看法不同,但是大家都认同基因是一个很大的因子,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基因的影响会逐步展开,逐步体现出来,伴随孩子的一生。其次是家庭的环境,父母的关系,家庭营造的氛围,父母的智慧,这些因素感觉说不清楚,因为总是不会有非常立竿见影的体现,不会说父母关系好家庭氛围好孩子学习成绩就一定好,孩子各个方面表现就一定好。但是让孩子去补习课,去上培训班,孩子的成绩的提升可能更加的明显。所以父母有的时候就更关注那个表面上的结果。孩子在孩童时期是性格,思维模式的形成期,在这些年他是怎么做的,怎么思考的,他看的父母是如何相处的,会形成他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而不是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抓紧点喝点鸡汤,那就多学点,放松点,那就少学点。一日一日的积累就没什么区别,人已经不太会变化了。而孩子完全不同,多积累一点,少积累一点,并不要紧,更重要的是他如何去做事,如何在做事中得到反馈,从而进一步形成循环形成行为习惯和模式,这个模式形成的好,往后的人生就会用这种好的模式去办事,去工作,那自然就会好,而如果这个时候形成的是不好的模式,那结果可想而知了。在这一点上,父母可能想的比较少,而是想着让孩子多学点,成绩好一点。

其实之前听《行为》那本书的时候,我其实就挺赞同人的大脑中是由一系列程序或者时候模式组成的,而这些程序主要就是在孩童时期编成的,基因在这个过程中会起很多的作用,到了什么时期编什么样的程序,很大部分已经在基因中写成了,但是父母的行为,周围的环境,也会参与程序的编写,因此父母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才能在孩子的孩童时期,参与编写特别不好的程序,从而在孩子长大之后造成更大的破坏性。作为一般的父母,我们很难知道要如何做才能给孩子编写好的程序,但是我觉得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爱的家庭氛围,无条件的爱,尊重孩子,积极鼓励孩子,这些正面的氛围一定会是好的因素。但现实就是现实,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完成,会碰到很多的困难,孩子不听话,很多场合好像父母的棍棒真的很有效。智慧的父母总能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我想要让孩子尊重你,认可你,一定是你自己值得尊敬,值得认可,而不是靠父母的威严,靠父母的身份。因此积极的提升自己,做内心充盈的人,对孩子,对自己,都一定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珍贵的就是这些思考,成人之后脑子里的程序,模式就固定了,很难改变了,要改变要通过一点一滴的自我反思,要付出比孩童时期更多倍的行为反馈才有可能。而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才能慢慢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更有意识的去尝试。通过什么是对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思考,也会慢慢映射到自己身上,进而也会思考现在什么对我们家长是最重要的,是金钱还是精神的充盈,从而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生活重心,从而让自己过的更加幸福和完整。正是因为这些认识和思考,因此我对于孩子能上什么高中,上什么大学,以及将来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并不焦虑,因为人生并不只是做学生这一段经历,而如果为了获取更好的成绩,而牺牲掉性格养成模式形成的其他重要经历,那才真的是得不偿失。
所以我觉得比起具体的知识来说,对孩子来说,儿童时期形成的脑子里的模式将影响一生,更为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