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军迷随笔散文记录
秦城监狱里的吴法宪 (三)

秦城监狱里的吴法宪 (三)

作者: 彭春祥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16:57 被阅读133次

       

    曾经的开国将领吴法宪

    文/彭春祥

    秦城监狱里的吴法宪            (三)

    吴法宪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谈到1976年12月29日(他的回忆录说是12月30日,那是因为他被隔离时间过长把日期记错了),有关方面将他从原被隔离的北京卫戍区转移至秦城监狱的情况时,似乎有些埋怨情绪,认为当时看管他的原北京卫戍区部队人员有“诓骗”行为。

    说看管对他讲的是带他出去,“中央首长要见他”,弄得他当时心里好一阵高兴,还以为是“四人帮”粉碎了,自己就没问题了,“中央首长”要宣布对他的“解放令”,放自己出去,自己自由了。结果却是车子“向北”开,一直开进了“著名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监狱--秦城监狱”(吴回忆录语)。

    秦城监狱大门

    在监狱里,他思前想后,他认为能把他弄到那里面去的,当时只有中央的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三个人,因为当时只有他们三人是说了话当事儿,能算数的。而这三个人中,华国锋对他不熟悉,似乎可以排除是华国锋的主张;叶剑英虽然熟悉他,但“文革”中有一段时间“靠边站”了,有些情况也不了解。可能也不是他的主张,即使是他,也能够理解,不怨他,因为他毕竟有些情况不了解。但是汪东兴,那就不一样了,吴法宪就很埋怨他。因为他和汪东兴在一起共事多年,且共事中几乎是无话不谈。

    况且,在一起共事之时,吴法宪还十分支持汪的工作,甚至很多事情是汪东兴鼓励他做的。难道自己的情况汪还不了解吗?到了这个时候,“四人帮”倒台了,却竟然把自己送进大牢,是出于什么需要?是要把自己当作“四人帮”的替罪羊吗?凭良心自问,难道你汪东兴内心里不受到自责吗?

    看了这些情况,我只能说,吴法宪当时的这些想法,太幼稚了,也是如毛泽东所言,犯了“马克思主义幼稚病”,与他当时的年龄(61岁)和曾经的社会地位以及自己的社会阅历和政治经历、经验太不相适应,不匹配。凭他经历的历次“政治运动”和“路线斗争”,其经验应该是极为老道的,然而,他却有着如此幼稚的想法,真让人不可思议,我也是醉了。

    受审的吴法宪

    第一、说北京卫戍区的看管人员“诓骗”他。亏他还是个“军人”,对军人的职责太不了解啦。作为军人,执行命令是天职。当兵的执勤,上级叫他怎么说就怎么说,叫他怎么做就怎么做,他自己是不敢“越雷池一步”,自由发挥的,若军人个个为所欲为,那不就乱套了吗?之所以“诓骗”你,对你说是“中央首长要见你”,那还不是上级的旨意吗?难道连这点常识也不懂?

    第二、自己是与“林彪事件”相关联,与“四人帮”不是一码事,难道“四人帮”被打倒了,你的问题就抹去了,或者不存在了,就可以“解放”出去了,这也似乎过于天真了点吧。

    第三、政治上即使是一点小的意外情况,在那个年代,都得经过反复调查、甄别,组织结论,何况你这么大的事件,没经过任何组织程序,没下结论,没有任何说法,就不了了之,随意放你出去,那可能吗?

    第四、就算你过去与汪东兴私交再好,他个人也不能左右你的命运,说关你就关你,说放你就放你呀,那都是组织集体讨论决定的事,不是个人说了算,况且,他还并不是“一把手”呢,还没到“一言九鼎”的地步。

    所以,我想,曾经作过那么大官的吴法宪,其“政治脑筋”竟然如此简单,不知那么大官是怎样做上去的,或许是因为其参加革命早的资历和战争烽火中勇猛作战的阅历吧。要是放在今天,以他那种“政治脑筋”,别说那么大的高官,恐怕连个小的“低官”也捞不到。

    在吴法宪被关进秦城监狱后的一年多一点的1978年初春,北京的天气依然寒冷,大地仍然被冰冻封锁,此时的我,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尚未开冻的道路,从南方武警某部选调来到京城,成为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公安部特批,以看守“十名主犯”为主体,专门成立的公安部武装警察干部大队的一份子,进驻秦城监狱,分配于专门看守吴法宪所在的204监区的中队。自此后,天天和吴法宪等“林彪集团”的黄李邱及相关成员,还有陈伯达打交道,成为了他们的一名贴身看守。

    武警干部大队成立

    204监区是一栋东南西三面相连接的“U”型三层楼房,那时的吴法宪,就住在204监区南头2楼第二间。监舍大约20平米左右,他每天就生活在那个空间里。

    监舍有两道门,里面一道是约有小拇指般粗细的钢筋制成的栅栏铁门,外面是一道十分厚实的实木门。木门上下半部分中间各有一个15—20CM的活动小风门,没有设置锁具机关,可以随时开关,便于送饭,传递衣服、书籍、纸笔等物品以及有什么事情随时开活动小风门问询和处理,减少了无论大事小事都开监舍大门的麻烦。

    监舍木门上半部分的小风门上有一个猫眼,通过这个猫眼,外面的人能清清楚楚地观察里面的一切情况,但人犯从里面通过小猫眼却看不见外面的一切。我们看守就是通过这个猫眼,随时观察人犯在里面的活动情况。监室内有一张离地面约20公分高的低矮的小木床,白色的床单和被罩,那是他睡觉的地方。

    屋内还放有一张矮小的书桌,供他写交代材料用,也可以放一些牙刷牙粉和书之类的生活用品。他们的洗脸盆、毛巾、牙粉、肥皂、洗衣粉之类的日用生活必需品,由监狱定期发放。日常穿的囚服也是监狱发的,夏天单装如汗衫大腿裤等为白色,其他季节均为黑色。

    监舍内设有卫生间,卫生间靠着室内看守走廊的后墙壁上安装有一个直径约5CM的玻璃望孔,便于看守人员观察人犯在卫生间洗漱和如厕情况,保持对里面人犯全方位观察无死角,绝对防止人犯利用卫生间死角制造或发生“意外”情况。卫生间设有抽水马桶和一个比大碗略大、相当于一个小脸盆大小的瓷质自来水池,洗漱和如厕就地解决,方便倒也方便,就是空间稍微小了点,加上限制人生自由,不准自由出入监舍门,“圈”于“斗室”,总让人感到压抑和厌倦。

    监狱内安装有有线广播,每天早晚定时播放,主要是播放新闻时政和当时的少量文艺节目,每次广播播报,吴法宪就安静地坐在那张低矮的床上,一动不动,专心地倾听,有时甚至显现出些许“痴呆”的神情和瞬间。

    年轻时的吴法宪及家人

    或许,他是在关心、思考、观察和洞悉政治动态和政治形势,以此分析和判断与自己的利害关系;又或许,他今天听到的某个新闻事件或者某名新闻人物,和过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极为类似,或者非常熟悉的人物出现在广播里,引发了他对自己当前境遇的思考,看看人家,反观自己,一股伤感禁不住袭上心头……

    此外,监狱还每天给各监舍发放当天的《人民日报》,供人犯阅读。监内的人犯,只有通过广播和报纸这两条渠道,了解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和相关情况。只要当天的报纸一发下来,吴法宪每次都看得非常仔细,且看的时间非常长,各版面一字不落地读完,甚至连中缝都舍不得漏掉。

    有的文章他甚至看好多遍,反反复复阅读思考,或许他是在文章里面捕捉什么对他当时有用的东西,也或许是受到这篇文章某几个文点的提示或启迪,让他回忆起过去对他十分重要的某些人物和事件,或许对于解决他的问题多少起到一些帮助或提醒作用……

    监狱里的吴法宪,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收听广播和看报纸外,还有监狱方面每周五定期的借书换书。当然,书籍主要是一些马恩列斯毛等伟人著作或当时允许阅读或适合当时他阅读的部分红色小说,那主要是给他用来“换脑筋”和打发监狱里难熬的时间。当然,也不乏增添他监狱里单调的可怕的生活乐趣。

    出狱后居家的吴法宪

    我第一次见到吴法宪,那是在1978年的4月初。当时他的年龄要说还不算太大,63岁。然而,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憔悴、苍老。或许是身陷囹圄,精神受到打击的原因吧,缺乏那种他曾经的身份和经历应有的精气神儿。

    2018年7月23日于湖北襄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肖公子:写得非常好!👍👍👍
        彭春祥:@肖公子_2053 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
      • d93b88e8f3e5:吴法宪一干人政治头脑的确简单,庐山会议(批陈)下来十分震撼,邱会作慨叹,我们一介丘八,玩政治太幼稚了
        彭春祥:@驿路烟云 那也许是他的自谦啊
      • 浅笑微印Natasha:一字一字写实地书写,栩栩如生地还原落马高官的囚徒生活!:+1::+1::+1:
        浅笑微印Natasha:@彭春祥 不客气,春祥文友:hibiscus::hibiscus::hibiscus:
        彭春祥:@浅笑微印Natasha 谢谢文友的点评与赞许
      • 彭春祥:一个颇受争议、具有传奇色彩且研究当代历史难以绕开的人物。

      本文标题:秦城监狱里的吴法宪 (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dz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