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王八司马事件”

作者: 简什么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7:23 被阅读3次

唐朝后期,经过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在外、宦官专 权在内的局面,政治非常腐败黑暗。民间土地兼并激烈,苛捐杂 税名目繁多,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以王叔 文、王0、柳宗元、刘禹锡等为代表的改革派,要求革新。

公元123年,德宗死,顺宗即位。由于顺宗中风后不能说 话,就只好靠当初在太子府陪伴他读书的官员王叔文、王0处理 朝政。王叔文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帮助顺宗起草诏书,同王0、 韦执谊等人互相配合,启用柳宗元、刘禹锡等一些有才干的官员 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由王叔文自任度支盐铁副使,掌 握财权,罢免浙西观察使李钅奇兼任的诸道转运盐铁使;抑制藩 镇割据,拒绝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求领三川的要求;整顿吏治, 罢免欺压百姓的官吏,打击宦吏势力,执行用人唯贤的方针;免 除部分积欠的租税,禁止地方官的额外晋献。

这些革新措施,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拥护,但由于革新触及 了大官僚、宦官和藩镇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仇视。他们勾结起 来,向革新派进行了疯狂的反扑。他们先用顺宗的名义解除了王 叔文翰林学士的职位,接着,又宣布顺宗因为病重不能处理政 事,由太子李纯监国。过了不久又假传顺宗禅位于太子。

革新派的社会基础薄弱,与保守派力量相差悬殊,顺宗下台 后,保守派就放心大胆地整治革新派。他们把王叔文、王0革 职,贬谪到外地,不久又把王叔文处死了。这场革新不到4年就 全盘失败了。那些支持王叔文、参与改革的官员如柳宗元、刘禹 锡等1人,也都被贬到边远的地方做司马,这就是“二王八司马 事件”。因为顺宗的年号为“永贞”,因而这次改革运动也称为 “永贞革新”。

相关文章

  • 什么是“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朝后期,经过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在外、宦官专 权在内的局面,政治非常腐败黑暗。民间土地兼并激烈,苛捐杂 税...

  • 什么是竹枝词,与七绝有什么不同?

    竹枝词在诗歌中算是个另类。 竹枝词是巴蜀一代的民歌,当年刘禹锡在“二王八司马”事件之后多次被贬南方。刘禹锡对被贬之...

  • 老柳,我的背包太小,背不动你北望长安的浓愁

    “二王八司马事件”,历史轻轻一笔带过,十年待罪,囚困永州,笔墨挥洒,千古华章。再贬柳州,心怀天下,长安令晚,魂归河...

  • 刘郎被贬

    刘禹锡自称刘郎,多次被贬,从“二王八司马事件”后先后到了朗州、连州、夔州等地。为啥刘郎多次被贬,他到底经历了一个怎...

  • 164天永贞革新历程,二王八司马斗争失败过程

    二王八司马中, 二王是核心人物,翰林待诏,杭州人王伾,山阴王叔文,都是太子的伴读书童似的人物。 他们经常给太子讲述...

  • 唐朝的“百日维新”——永贞革新

    当我们身居陋室,很容易想到刘禹锡的那首《陋室铭》,劝慰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说到刘禹锡,无法回避“二王八司马”,这个...

  • 令人唏嘘的“二王八司马”都有谁

    二王八司马是唐代中期比较有名的改革集团,但是在资治通鉴的唐纪52中,把他们写的比较负面。 但是后代对她们有重新的认...

  • 心中的商鞅

    中国每次没落王朝的变革几乎都没有成功,唐朝的二王八司马、宋朝欧阳修、王安石变法、清朝戊戌变法等等,都是以失败告终,...

  • 飘风骤雨的永贞革新

    这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改革集团,在历史上被称为“二王八司马”,这场失败的改革被称为“永贞革新”。 从贞元二十一年二月...

  • 过柳州

    治国非关书生事,文章岂能说项刘? 石壁龙湫今犹在,夜来风雨动十州。 *永贞新政失败,二王八司马贬赴十州,生死契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二王八司马事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cy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