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后,很是忙碌,从老家回来都没正经开火做过饭,今天回家路上妈妈打电话,问我:在哪吃饭了吗,怎么还没回家,晚饭计划吃什么....我说一直忙没咋正经做饭吃,妈妈那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绘声绘色的跟我说她们吃的年粥,侄子侄女二人疯抢着喝了一碗又一碗,说的我都馋了。知女莫若母啊!她就知道苦口婆心的劝我按时吃饭不如美食诱惑来的听话,回家路上就开始盘算熬年粥了。
所谓年粥就是玉米面做的粥,我们那边方言叫年粥,也许是在那些吃不饱的年代,只有过年才能美美喝上一碗的粥,所以叫年粥吧!
锅里熬上水,多加些因为要熬煮多时才会醇香,正宗粉心红薯切块,放入锅中,把老家带来已经磨好的玉米面,在碗中用温水调泄,(这是妈妈的秘笈哦!)这样不会在下锅搅动时出现面疙瘩,粥才细滑黏稠,水开后倒入调好的玉米面糊糊,搅拌均匀,再开锅后撒入食用碱面,红薯玉米面搅动起来,半开锅盖小火熬煮,大约半小时后,红薯就煮透了,粥也好了。我着急吃,不到二十分钟就起锅喝了一碗。
![](https://img.haomeiwen.com/i2862210/fd5fa242f47c3a08.jpg)
如果想做的好吃,需要铁锅煤火,以前小时候妈妈每年冬天都是在煤球炉火上做饭,粥煮的咕嘟咕嘟的,香气四溢。再早些时候,就是奶奶烧火炕的柴火大铁锅,每天清晨,我还在睡梦中,奶奶就已经点火熬粥做早饭了,暖暖的火炕被窝,香醇的年粥味道,红薯的香甜,伴着柴火的烟灰气味儿,热气腾腾,烟雾缭绕,是个小孩都不情愿从被窝里爬出来的,可是奶奶唤上一声:再不起我可把年粥嘎哒给别人啦!我保准一咕噜就爬起来。大铁锅熬完年粥,在锅底都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嘎哒,沉积在锅底的红薯跟玉米面经过柴火的慢慢熬制,贴锅的那面是金黄色的嘎,微糊嘣香,给每人盛完粥,奶奶总会用铲刀把嘎哒铲起来,放在我的碗里,小孩子们都喜欢年粥嘎哒,都会争抢,唯独奶奶偏爱我,吃着年粥嘎哒,喝碗热乎乎的粥,真是满满的幸福。
现在,离家远了,妈妈做的粥轻易都喝不到了,自己熬粥都是用电饭锅,不粘锅的涂层彻底的不会让你吃到微糊的嘎哒了,可心底还在思念奶奶的年粥嘎哒,那幸福的童年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