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共情能力超强的人,朋友们因此喜欢向我敞开心扉,吐露心事。
我耐心倾听,换位思考,适时给予安慰,适当给予建议。
双方相处愉快,各自欢喜。
可超强的共情能力,很容易让我把别人的苦累背着自己肩上,徒增无限烦恼。
最近大脑被“边界感”三个字占据,招之即来,挥之不去,朝思暮想,寝食难安。
我常常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你是不是管太宽了?
是吧。
2.你是不是越界了?
是吧。
3.你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的吗?还当好意思人家的知心大姐。
是呀。
4.你以后能不能少管别人的闲事儿?
好呀!
5.你掏心掏肺给人家别人提建议,人家听完依旧如故,你图啥?
不图啥,以后管好自己就行
老话说的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仔细琢磨这12个字,无疑是“边界感”最好的诠释,真的豁达超脱,受用无穷。
“天要下雨”说的是老天的事
“娘要嫁人”说的是你的事
而“随他去吧”说的是我对这两件事情所持有的态度。
概括起来就是:老天爷的事儿,我管不着;你的事儿,我爱莫能助;你们爱咋想咋想,爱咋地咋地,关我屁事?
我能力有限,只能管好自己的事儿,你们有问题自行解决,别来烦我。
其实仔细琢磨,世界上无非就三件事:你的事儿,我的事儿,老天的事儿。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这些都是老天爷的意思,完全不以你我的个人意志转移。我们无能为力,只有照顾好身心,全盘接受就好。
你,是抛开自己之外的所有人,无论是父母兄弟,还是亲朋好友,抑或是同事领导,这些人都可以用第二人称的你来概括。
而除了老天的事,你的事之外,其他的事都是我的事。
我的事我自己扛。
你的事你自己做。
老天的事我管不着。
正为边界感烦恼时,功课就来了。
这不,昨天的餐桌上,我被闺蜜的一句话扎心了。
她说我这些年变化特别大,以前我总爱说:谁谁,你不能这样,你该那样。
言下之意,我是个特别喜欢指导那个谁谁人生的人。
虽然这个谁谁说的是另一个闺蜜,但我分明从中听出了她的更深含义。
别人眼里的我,难道真的是那个没有边界感;喜欢指点江山;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随意规划她人人生走向的人吗?
我真的是那种自以为高人一等,令人生厌却不自知的人吗?
被相识了28年的闺蜜突如其来的评论,我顿时像打了一闷棍,无力地辩驳道:和她聊天简直是鸡同鸭讲,惹不起躲得起,没看到我已经不理她了吗?
我以前一直以为,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在与朋友交往中,对于不同立场观点,可以各抒己见,可以畅所欲言。
即便最终意见相左,哪怕是争的面红耳赤后,双方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各自还按自己理解的方法去生活去工作,那也不会伤了彼此感情。
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立场追求,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是,既然是知无不言的闺蜜,既然你把那些不与外人道的艰难困惑毫无顾忌的对我和盘托出,你希望得到一些宽慰、理解和关怀,给出一些建议,那咱何不打开天窗说亮话,何必要掖着藏着,顾左右而言他。
忠言逆耳利于行,我说者有心,无奈听着无意。
我不愿再听你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抱怨:
孩子不爱学习;做事拖拖拉拉;丢三落四;懒散;青春期叛逆;亲子矛盾升级;
你每天手机不离手,追剧、刷短视频,看直播疯狂购物,言传身教,孩子有样学样,怪她吗?
你从小不给她立规矩,定界限,长大后也无力纠正和改变,你希望你唠叨几句孩子就能改吗?
你每天事无巨细,包办代劳,孩子过惯了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日子,哪有时间体谅你,能不丢三落四,能不懒散吗?
你不学习,不成长,除了唠叨抱怨碎碎念之外,没有有效的亲子沟通交流,孩子能不叛逆吗?亲子矛盾能解决吗?
你有时间抱怨,没时间改变,诸如此类问题,我听到耳朵生了茧子,恶心反胃。我何苦要背着你的负担?
我想,我只是犯了一个共情能力强的人共通的错毛病。还好我有觉知,我要改变。
以前,对于朋友的难处,我设身处地给出建议,之后难免会有期待,有期待必然伴随着失望,失望后难免对朋友产生抱怨,接过朋友的锅,挑起朋友的担子,让自己负重前行,苦不堪言。
从今天开始,我努力做一个“你的事关我屁事儿”不救火,不扛包,只对自己负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