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王绩的这首《野望》被选进初中语文课本中,让学生诵记。考查最多的是颔联,颈联和尾联也有考到,首联几乎不考。为什么?
揣摩编者和出卷者的意图,大概是让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会观察和写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薄暮中所见景色:举目四望,树树都是秋色,夕阳余晖下愈显秋意深浓,萧瑟静谧,这是其一。其二是颔联对仗工整,叠词的运用渲染了到处一片秋色,读起来又朗朗上口。其三是秋色、落晖极有画面感和色彩感,落日余晖,秋色缤纷。其四是语言朴素易懂,学生容易理解。
在多彩又静谧的背景下,“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特写,带有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起来。四句诗宛如一幅晚秋图,光与色、远与近、静与动恰到好处。
然,诗人不能如陶潜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和乐趣,所以最后两句他就说自己很孤独,“相顾无相识”,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怀念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与首联“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薄暮中远望,徘徊中想要有枝可依的孤独无依的心理相呼应。
这是山野秋景中的情感体现,考得并不多,大概并不想要学生去学习诗人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有种遗世独立、消极隐遁的思想。
整首诗语言非常朴素自然,然而中间四句的写景却画面感很强,美好有味,极富有魅力。
由隋入唐的诗人王绩,洗去宋、齐、梁、陈华靡浮艳的诗风,让人耳目清新。又如:
秋夜喜遇王处士
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锄豆、割黍,农事活动归来,平平叙述,没有刻意渲染,平淡到似乎不见有诗。但正是这种随意平淡的语调和舒缓从容的节奏中,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已经习惯,悠闲自如的情趣。这种平和的心境是下面两句“秋夜喜遇”的背景。
这是一个满月之夜,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明月清辉中,秋天的夜晚宁静美好,又秋萤飞舞,星星点点穿梭出一幅变幻无穷的光影图。它们的出现,更给这宁静的秋夜增添了流动的意境和欣然的生意。更衬托了秋夜山村的静谧安恬。
这宁静美好的秋夜,带着田野劳动后的轻微疲乏,两位乡居的老朋友不期而遇了。这里,对相遇的场面没作正面描写,也不着一个“喜”字。但溶溶月色,点点流萤,如此良夜幽境中,两位老友不期而遇时的喜悦心情已经自然流露了。
两首诗都朴素自然,而美好有味,充满诗歌的魅力。
遇见朴素的你,又认识素朴的你,是那么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