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1.2章、1.3章讲了在家里的孝悌的修养,那么,再推而广之,走出了家的范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呢?走上了国家治理的层面,人与大众的关系如何处理呢?我们接着往下讨论。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如何做推已及人的功夫--论语贯通29如何做修养自己的功夫,就是要反省自己!日本的稻盛禾夫曾经讲,不要问什么开悟,每天反省自己就可以了。稻盛禾夫走的是王阳明心学的路线,这实在是非常开悟的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最大的开悟,最大的修养。有人评价说王阳明的心学决定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我没有研究个这个问题,但我知道几位明治维新的推动人物是崇拜王阳明的。
每天反省自己,在起心动念处反省自己。帮别人做事时认真负责吗?是全心为别人着想,还是想自己的利益?与朋友交往会乱吹牛吗?讲的话都可靠、可信赖吗?值得朋友的嘱托吗?这是与人打交道的学问,要在“忠”与“信”二个字上下功夫,要负责任。拿现代话讲,你忠于岗位职责不?你为别人做事尽心尽力不?你值得朋友信赖不?你靠谱不?
如何做推已及人的功夫--论语贯通29再推而广之,人与大众的关系,走上了国家管理的行政岗位。那就是“敬事”、“爱人”与“知时”。拿现代代话讲,要实事求是、要为人民服务、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你当了国家的公务员,你就是人民的公仆,你要一切为人民服务,站在人民的立场考虑问题,对事情要小心谨慎,要认真去做,做事要尊重事物的规律。这么讲,就变成现代的话了,其实是一个道理 。这些说法是政治的基本原则,人性是不变的,基本原则也是不变的,变的只是社会的组织形式,所以,孔子的道理在现在也是可用的,不会过时的。
有人说孔子思想过时了,这说法要商榷。孔子是基于道的,是一以贯之的,变的是形式与内容,本质不会变,原则不会变。易经讲三易,在“变易”的后面还有个“不易”。孔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要“变易”,但是里面有个“不易”的东西。我们读《论语》、学孔子,其实要学习那个“不易”的东西,考虑如何在现代社会“变易”地使用。
如何做推已及人的功夫--论语贯通291.4章里紧接上面的孝悌来讲。孝悌是自然的,家庭内部的关系处理之道,那么扩大到社会层面,就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无非还是“孝悌”原则的推广。要做到“忠信”,基础还是要做好“孝悌”,要做好“孝悌”,还是要诚于心,做正心诚意的功夫。也就是“三省乎吾身”的功夫。
再推广到人与大众的关系,国家的政治处理,无非还是忠信二字,对事情忠,所以要敬事、节用;对人民信,所以要爱人、知时。
孝悌也好、忠信也好,敬事爱人也好,都是正心诚意的功夫的外用,做事要认真,心要正,意要诚。其实道理是相通的,在不同的适用场合,说法不同而已,修养的功夫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推而广之。
从1.2到 1.5,这四节层层推进。在家里是“孝悌”、在人与人之间是“忠信”,在人与大众上则是“敬事、爱民、知时”。这也是孔子安身立命之学的主要大纲。《大学》的“修齐治平”也好,中庸的“发而皆中节”也好,都是如此进行安身立命的运用的。《中庸》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还是以道为依,以仁来贯穿,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运用,其主旨还是为修身服务的。
如何做推已及人的功夫--论语贯通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