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大学生,大抵有一种心态,就是要尽力变得优秀,抱着一种对慵懒人生抵触的心态。
最初,自己高考不甘心,却又抱着事在人为的心态,相信自己去任何大学都是一样的,只要努力提升自己,环境影响不了的。
我错了,实际上大学给人提供的更多是一种平台,不同的平台提供的资源都是不同质和量的,过少的资源限制着我们的优势积累。每个人在平台上的活动体现着个人的格局,而这些个人行为,决断,习惯等活动或多或少体现着个人的眼界。认知水平与有效信息的获取在人生迷茫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好比一个未来想进入金融圈的学生,他会好好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实习,积累工作经验,而一个懵懵懂懂的金融系学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选择欢度假期。我不是说欢度假期就是虚度年华,重点是,我们以为的“虚度年华”,大多都是以社会上的评定标准,要利用时间做些什么积极的事情,才算不虚度。那么,我们的时间真的值得这样度过吗?
今天知乎推送给我李银河的一篇文章,标题是人可不可以选择慵懒的生活。大概是不以人类历史的尺度,以宇宙的时间尺度来看,渺小的人类,任何的活跃远比不上一滴水敲开大海的波纹。
几年后的日子都想不明白,就想亿万年后的世界,怕不是有点悲观。我是觉得自己还有要努力的理由,所以无论怎样,即便是有些事情已成定局,也要不让其影响我未来的走向。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认知的不充分,才导致更多的瞎忙。
![](https://img.haomeiwen.com/i8615260/e13f9e787e085a3a.png)
前几天与朋友聊大学生涯,的确每个人的大学时代都是不同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看大学的眼光也是不同的。大学时代我们满身精力,有着大把的时间去挥霍,即便犯了错,错上加错仍可以重新来过,只是,机会不会重新来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8615260/eb9e4dcad825d62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8615260/aa1ef7fdd788687d.png)
格局,更像是自己眼界与资本的外界体现。以大学生为例,似乎有那么一群人觉得只要过了就好,不求高分拿奖学金。说明这群人志向不在成绩上,或他们根本没意识到成绩有哪些作用。朋友X要留学日本,大学时期没把英语放心上,可毕业才发现需要英语达标,现在只好回头补英语。朋友X在其大学四年期间,虽说他可能考虑到英语在工作上的作用,与外国人交流的作用,但没有意识在日本留学上的作用,所以他放轻了英语,期末考试都是过了就好,直到现在付出了代价。
那么大学成绩有什么用呢?除了体现你本身的学习态度外,用来评选奖学金,保研,大三夏令营都是必要的材料。若是想要出国,大学成绩也是世界名校很看重的一部分,企业招聘也存在需要大学成绩单的时候。所以好好学习总是对的。
可是,拿到一个光鲜的成绩,去参加学科竞赛,努力学好英语,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七月的风丝毫没有焦躁的感觉,一个人坐在寝室吹着口琴,回想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为了所谓的公认的优秀而奋斗,从来没有考虑到自己真正想怎么使用自己的时间。我只想能有一隅偏安,可以自己冲泡奶茶,可以吹口琴,写字,画画。
其实是上了大学才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和想象中的一样,老师也并不都是好人品的人,同学也并不是都是一片真心。
刷成绩,水竞赛,才发现这些于我来说都是无用的事情。
不再追求所谓的优秀了,忙来忙去不过是周围同学的几声称赞,想想自己也不会沦落到毕业五年后还把大学时代的荣誉拿出来秀,而且这些瞎忙也不会对我规划的未来起到帮助作用,就当作生活的添加剂吧。就像自己本想泡一杯淡茶,不小心加了糖,又加了蜂蜜,还加了牛奶吧。
若能重来,我愿这些光阴,被用来度过他人觉得是虚度光阴,而实际上,是追求我本心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