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掉前篇,心里踏实多了。
其实,我一点都不想写那些日子的细节,前前后后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回想起来就是平静如波,小漾了一下,时间能带走的都拿去吧,我来保存那些时间不能左右的东西。我抱歉地最后一次提起那种感受:抱歉是对恰巧看了这个小文,又恰巧被我酸到的朋友;最后一次,是因为,那是个美好的默默独享的感受,我的语言已经枯竭。
外面乌云滚滚,天很暗,棕榈树泰然地摇摆着他头顶的枝叶,就要下大雨了。我坐在这里,回想着2个月前的旅行经历,跃上心头的,是淡淡的喜悦。

尼泊尔之行的日子,一个非常明确的感受是:这不是个风景怡人的去处。我经常会渴望赶快回到西藏,看那里的天空大地,荒凉辽阔,悲壮得无与伦比的美。如果说来尼泊尔更多的是看寺庙,但看过了无数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寺庙,看了细腻之极的雕刻,基本不为所动,唯一打动我的是,信仰是尼泊尔人生活的一部分。建筑雕刻装饰,在我这个北方人来看,过于细腻精致,缺少概括,看多了会觉得繁琐,甜腻,没有中国画那种留白的意境。

而蓝毗尼,远离喧哗和物质的偏僻地带,这里的风景就是和树木野草并立着的各国寺庙,规模宏大,布局清晰。大门外则是田地和农民的茅草屋,农田里满眼都是并不茁壮的粮食,有点像当地农民,看着瘦弱缺少营养。来到这里只能做一次纯粹的精神之旅,把游山玩水的念头全部抛掉,去体会一下短暂的简洁生活。
我在使劲地叙述,始终在摇头,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最重要的东西始终不能跳出来,到底是为什么,我为什么要铺垫这么多呢?

我迈过了一道门槛,没想到迈过去是这么简单,不知是哪个时刻,也许是潜移默化,这个缘分让我遇到了。我努力想推导出原因,但是很难。是那些表相吗?比如早晚课的气氛,周围人善意的帮助,近距离接触出家人的不同感觉,还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停电,没有电视汽车超市,更没有美食美酒金马桶,提供的一切都是最基础的生活所需,也许是接受了这一切,心便安顿下来了。还有一点很符合我的心理,就是佛教味道这么浓的地方,却没有香烟缭绕,没有兜售香火,没有传销式的说教,没有刻意的统一形式,大家都在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盖房的盖房,做饭的做饭,念经的念经,溜达的溜达,自在之所啊。

滔滔不绝,活泼开朗的和尚,恬淡而不悲苦的尼姑,如同小时四合院里的邻居,那么随意地就出现了,又如同生活在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可以有关也可以无关,全在你自己。跟佛徒聊天可以天南海北,你不必担心打扰了他们的清净,不必担心啥时会触怒神明,也不必呵护想象中的脆弱心灵,当你面对纯洁的目光时,就如同被清洁了一次。幸运,碰上了我心灵的幻象,那么符合我的幻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