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人这样过夏天:在空调屋里从白天待到黑夜,渴了喝点儿冰水冷饮,嫌身上粘腻就到淋浴下冲个热水澡洗的通顺畅快。是不是听起来就冰感十足,恨不得也复制粘贴一下这样痛快过夏天的模式呢?
禾福乐健康管理师蒋倩老师想要告诉大家,这样的消暑方式是错误的。夏天,“热”着养生才是健康养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什么是“热”养生
热养生也叫阳养生,是营养师们根据行业行医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养生理念”,现代人大多数疾病都是因体内“寒凉”引起,强调注意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通过食疗、运动、饮食的调理的方式,就足以改善各种亚健康的问题,从而达到“防治未病,调理已病”的目的。这套理念是从饮食、生活、习惯出发,寻找病因,从根源上全面调理病人,让患者通过食疗和改变生活习惯重获健康。
二、夏天为啥要“热”养?
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夏天该热就得热,该出汗就得出汗。《寿世保元》中说:“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禾福乐健康管理师蒋倩老师认为,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规律。夏天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此时应该养护阳气,不少人用“凉”对抗“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阳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火力,可以推动人体新陈代谢。
夏季炎热之气盛,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由于夏天气温高,晚上睡眠时间较短,要适当午睡,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夏季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食物调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因此,饮食要选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酷暑盛夏,因出汗多,常感口渴,适当用些冷饮,可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但过食冷饮会使胃肠受寒,也会引起疾病。特别是老年人,脾胃虚弱,更应该注意胃肠的保养。
三、5个“热”养生小妙招
1.热水泡脚
民间有“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的说法,夏季湿气重,脾怕湿,湿气置于脾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选择较深的木桶,40度左右的温水泡脚有助于祛除暑湿,增进食欲,改善睡眠质量。
2.洗热水澡
常洗热水澡可以将身上的汗液冲洗一遍,使毛囊及皮肤保持清洁,加快皮肤和肌肉血管的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促进新陈代谢。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洗后用热毛巾擦脸擦身,还能够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让人感觉到凉意和舒适。
3.解暑要喝热茶
中国古代以热茶解暑,用来散发内部体热。通常饮热茶后,皮肤便慢慢发汗,而发汗能帮助体内热量散发。人饮热茶后,毛细管扩张,汗孔自开,而又不会像冷饮般刺激肠胃和气管。不过,茶不可过烫,否则伤害舌头、口腔、咽喉和食道,对肠胃亦无益。
4.运动必不可少
《黄帝内经》里说,夏季养生“使气得泄”,意思是说:夏季人的气息要向外宣发。向外宣发,就是今天所说的排汗,而排汗重要的方式就是运动。中医认为,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
5.露脐装不如换常服
在夏天,女性更需要“热养”。女性的热适应比男性差,尤其是体质比较寒的女性,更该注意避免受凉。因此,夏日里女性要注意腰、腹、腿足及后背的保温。建议换上平常的夏装即可,不可追求标新立异而总穿露脐装。
禾福乐健康管理师蒋倩老师认为,从生理角度来看,女性对冷比男性要敏感的多。中医角度来看,女性天生是寒性体质。所以女性朋友在夏季更应该注意保暖,避免空调,电扇的直吹,少吃生冷食物和饮料,多运动,达到以热防寒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