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什么问题呢?
其实父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他们是否有意愿去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
在学习董进宇博士的博瑞智家长成长课时,有位家长发了熊莹老师的这本《好妈妈就是家庭CEO》,我下单后很快书到。
翻看后,又给我增加了一个认知的纬度。
家庭教育理念是相通的,成长型的父母或者有意愿自我成长的父母是首要的任务。
任何一个家长都不会承认自己不爱孩子,相反都觉得自己爱孩子爱的比谁都多。可是孩子没有感受到的爱是真的爱吗?孩子感受到的是恨又怎么能说成是爱呢?
这让我想起来前些日子开会时说的一个段子,一个老农每天扛着一把铁锄头去地里锄地,一天老农突然猜想皇帝老儿每天是用什么锄头锄地的呢?嗯,一定是用的金锄头!皇帝老儿真是太幸福了。这么想来想去,觉得皇帝就是牛。
老农没有想到皇帝不锄地,更不用金锄头。因为老农想破天也不知道皇帝每天和文武百官见个面,安排安排就行了。
老农这是怎么了?这是认知的差异,来自于知识的不足和视野的狭小。
我们又何尝不是处于老农的位置上呢?这样想来真是汗颜,而我们很多时候却不自知。
教育|首要在于成长为更好的父母董进宇老师说的改变的天条:我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我改变了周围就改变了;我是一切的根源。我们是否在认真的践行呢?
董进宇老师说的:深情的陪伴;去评判的沟通;无条件的爱。我们学习了也做了笔记,是否践行着呢?
认真践行还需要不间断的学习和补充,一如没有学一遍就懂的道理一样,我们要天天学和天天用,直到把孩子教育到“自鸡娃”——自带鸡血的娃娃。否则学习学习成长的道理不算有成绩。
这也是我开脑洞的认识,并且要为这个认识践行到底。学习熊莹老师的书的时候,书里的如何表扬孩子才会让他变得更好?就很收益。
重要原则,一定要在孩子作对事情的时候正确的表扬孩子,给孩子加强正向的影响,形成一系列的“小成功”。
很多父母不会表扬的第一个误区是把我不对表扬的时机。
那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时机呢?三种情况出现时:做对了一件事;明显看出做一件事有进步了;取得了外界可见的成绩。
表扬本来就不是认可成绩为人目的的,而是加强取得这个成绩的行为模式。
第二个误区:用错了表扬的方式。不是夸“聪明、好、善良、天生”。表扬的方式遵循两个原则:表扬做事情的过程而不是表扬做事情的人,表扬具体的细节而不是泛泛的夸奖。
人类所有的内在奖励,都是大脑中分泌多巴胺,从而让自己获得快乐的感觉。所以夸孩子是有很大学问的。我们是不是有点像抗锄头的老农了呢?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消灭匮乏感,做孩子的守护者。未经孩子同意,不能把孩子的东西送给别人,把孩子作为我们的队友来对待,就不会不经其同意而自作主张了。
假如孩子有心事不敢回来说、不想回来说还是不愿意回来说,这都代表他对你的信任不够。孩子小的时候对父母是天生的信任和依赖,为什么长大了就不了呢?一定找到合适的时刻赢回孩子的信赖。这就是家长的努力目标。包括在孩子遭受不公平对待时,一定现在孩子一边。
再就是“让孩子的心被爱充满”,生活中的小事也会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充盈感会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战胜另外一个强大的敌人——匮乏感。
物质的丰富从来都不能减少孩子在精神上的匮乏感,帮助孩子建立高自尊会让他在任何物质条件下都能收获充盈的内心和富足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支持他们在成年后实现更远大的目标。
我们要像空中飞人表演中的安全绳和安全网,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孩子的安全绳和安全网,并让孩子感受到,是他们值得信赖一生的守护者。
另外我们也唯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做到这一切。
教育|首要在于成长为更好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