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己授权转载
本文来源简书作者:Anna在德国
就这样,到了预产期前两周。我的妈妈从国内过来了,准备照顾月子。插播几句,妈妈的签证一切顺利,注意,不能说去照顾月子,德国人是不理解的。产妇没有月子之说。妈妈当时的申请信说的是,退休了,圣诞了,来购物,来看女儿女婿。
我和先生去柏林机场接妈妈。临行前,我问医生,能否坐火车,来回三个小时,到了还要等或者走两三个小时。医生说,没问题啊,带上保险卡就行,全国都有医院,全国通用。真是粗线条啊。
对了,我还有一个助产士,这个助产士,不参与生产过程,是辅助妇产科诊所帮助准妈妈们了解生产,顺利度过待产期的,有产前培训班的意思。我上网寻找家附近的助产士诊所,然后打电话用英语做预约,然后拿着保险卡去见面,双方面试的意思。互相看上,然后登记资料。
接下来就开始产前辅导。本来要求是去诊所和其他准妈妈一起听的。由于我德语一窍不通,助产士的英语又不灵光,就来到家里给德语好的先生和我单独辅导。助产士拿着宝宝模型和图片给我们讲,宝宝如何在子宫游动旋转,如何吃喝玩耍,最后如何宫缩,宝宝如何倒置入盆,如何冲挤出产道,临门侧肩旋转,呱呱落地。
辅导班还有产前运动。在室内,有软垫,有弹性保健球,有靠枕,我照葫芦画瓢,跟着做运动,练呼吸。大概8个人左右。
还有针法。临近预产期,忘了从哪一周开始的了,助产士给我们双腿膝盖和脚踝附近的穴位扎针,帮助开骨盆,帮助顺产。只有针,没有灸。我并没在意,因为那位胖胖的助产士有时一针下去,出血,有时一针下去没事。出血了就给我拿纸擦擦,再接着扎。我觉得技术不过关,活太粗。
有一天,从诊所出来,我和妈妈觉得原路返回太绕,决定按理解中的近路走。哇哦,这一走不得了,迷路了。怎么也回不去了,怎么也找不到熟悉的路了,每条街道都类似,两旁的小房子也类似,冬季天黑得快,更看不清楚了。
我挺着肚子,带着妈妈深一脚浅一脚的健步如飞。夜色中,从有房屋的街道走到了空旷的公路,两旁是茂密的森林,汽车疾驰。走到了一个路口,一辆汽车慢了下来,我敲开车窗,用最简单的德语问,我所在的街道。司机用手指了一个方向。
又是一段急行军。终于又看到街道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经过,我再次问路,那个男子刹车有一段距离,退回来,给我指路。我从他的手势依稀猜出大概方向。道谢之后,继续走。
走着走着,又问了一个,终于,家越来越近,到了。
那是预产期前14天。后来,妈妈十分后怕。先生已经下班到家,在做饭。没跟先生说。这又是另一段故事,当时先生对我百般挑剔,估计是闪婚闪孕加男士产前综合症,他有压力。所以,迷路一事我闭口不言,更是不能把“小辫子”漏给他。
预产期前三天,先生有同事博士毕业了,晚上有聚会。我化了淡妆,也参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