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生来就是带着使命的,比如稻盛和夫先生。
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在一篇报道中,说他亲手打造了两个世界五百强的公司,他的公司经营有多么人性化。
当时也不以为然,就感觉是宣传的噱头,有什么了不起的。
再后来频繁接触到这个名字,是前段时间听罗大伦老师讲的《道德经》,反复以稻盛和夫先生举例子,称赞他的经营之道、人生之道。
至此开始逐渐有所了解。
他有一句名言流传甚广,是写在他的《活法》这本书中的,表达出了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观:
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练灵魂
人的灵魂生来纯粹,在生命的进程中不断变得复杂,逐渐迷失自我。而人生的目的就是回归本质,使灵魂变得更加纯粹。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所有一切,归根结底,就是要看我们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性,让它变得更加纯粹、更加美好。换句话说,就是要看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发挥出来。
也正是这样的人生信条,让他在工作中,在经营公司中,始终秉持着“利他”的行为准则,处处为员工着想。他将两家五百强公司的所有股份都捐赠给了员工,使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公司的发展融为一体。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很多公司大幅裁员,大幅减薪,而稻盛和夫先生却反其道行之,向员工们承诺不会裁员,不会减薪,并且拿出自己的积蓄给员工们发工资、发福利。
在艰难困苦的外部环境下,即使公司经营举步维艰,他也始终站在员工的利益面,始终为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去做事,而这样无私的付出,也使得员工们齐头并进,加倍努力地工作,在经济普遍负增长的金融危机中,转危为安,实现公司业绩的大幅度正增长。
稻盛和夫先生的使命,就是启迪众人,要有利他之心,要在奉献中磨练灵魂。
这让我想到了王阳明先生。
一个立志要做圣人的人。
一个格竹子格了七天七夜差点把自己格嗝屁的人。
一个发了疯似的把自己关在棺材里突然就觉悟了的人。
然后就获得无穷智慧,能文能武,讲学传道著书立说,带兵打仗以少胜多。
无敌。
在我看来,稻盛和夫先生可以称得上当代的王阳明了,同样是无敌的存在。
而他的核心理念,简直如真理一般。
正如道德经所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为大家做事,隐形于背后,将自己的名利地位放在百姓之后的位置上,让大家因此而收益,这才是真正的天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