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初一,到现在。从小学的老师,到初中的老师… 大家仿佛达成了共识,在众多学生中,那些调皮的,平日皮有城墙转弯厚的,将来恐怕还真能闯出个路子!相反,那些整天在位子上一动不动,跟思考人生似的人就难说了。
每每听到这里,我的内心深处只有三个字-那完了。
啥完了,大家慢慢脑补吧。但我今天想说的,正是有关当今一大流行词:“皮"的问题。愚人节,一小子冷不丁过来跟你开个小玩笑,你回句:"真皮",这里的皮,权且理解为调皮。可还有种“皮",就有另一种解释了。
别再滥用“皮”了在校生没几个不好动的,一点摩擦,怎么办,请家长呗。家长来了有的也一句话“孩子调皮,没事”。
听到这里,我也只有一句话"那叫调皮吗?"
不叫皮叫啥:你往人位子上吐个口香糖,别人劝你,你把人骂了。
你把脚搁人椅子上,人来了,你一脚把位子踹开。
你借人东西,人要还了,却发现东西被毁了,你还美名曰:"做装饰”。
。。。
综上所述,这岂是一“皮”字了得,用上一个也许不那么恰当的词-这就是缺德啊。
可为什么这些事住住会以一个类似“孩子调皮,管下就行”的话结尾呢?
别再滥用“皮”了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互相起个外号,小嘲讽一下啥的,太正常了,小开一下玩笑还可以增强感情。
小学有看我脸白喊我蛋白质的,到了初中有叫我青藏铁路的,都没事!可偏偏有文采好的给我做起了诗
“XX头,像猪头,一脚踢进回锅肉;
回锅肉,在煮头,煮的就是XX头。”
我说这事是个真事大家肯定信,但我要说这个事,发生在---人人都认为充满阳光与正能量的小学,不知道大家会怎么看。
怎么样,触目经心吧,这就是现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而且这一部分人还是学生。一个“皮”字,成了很多爱开玩笑,好动的同学的座右铭,但也俨然成了许多素质堪忧的人的挡箭牌。
在中国,现在谈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是中国的教育事业到底要走硬式还是软式,如果给我一个发言权,我只会说一句话:“先去把素质走好吧”。
别再滥用“皮”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