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虞再一次醒来,呆呆的盯着房梁半天没有动。心里还在想着刚刚的梦,是梦么,可为什么那么真实?梦中的一切依旧历历在目,从乞巧节前一天大醉后,每天都做着同样的梦。梦里的世界遍地都是几百米的高楼,街上全是叫汽车的东西在行走,如同苏州的马车,但速度比马车快了几百倍。昨夜梦里自己是一个六岁少年,刚刚入学,可不是自己启蒙时的私塾,比县学都大了好几倍,叫学校,最奇怪是同窗里有一半是女孩,授课的先生也是女先生居多。林虞缩在座位上不敢吭声,因为周围同窗说话竟然类似京师一带口音。第一天林虞跟着听了两门课语文和数学,语文的字很奇怪,跟自己从小学的不大一样,少数字林虞能认出来,但大部分经过仔细的分辨和先生的讲解才和自己所学的慢慢对应起来,只是比自己学的少了很多笔画。数学林虞也知道就是明朝的算术,但更奇怪的是教的数字不是自己知道的一、二一直到十、百、千,而是女先生说的阿拉伯数字1、2、3、4直到10. 目前在家里经营书肆的林虞马上发现了这种计数法的好处认真的跟先生学了起来。经过几次如梦,林虞发现自己在那个梦中世界散学后住在一福利院,里面除了一个五十余岁的院长妈妈,其余两叫阿姨的个年轻女子和一名做饭的陈姓大叔,这个世界自己仍然是独身一人。就这样,林虞就有了两个人生,白天打理书肆,晚上在梦中世界过着另类的童年。每一次梦中醒来林虞竟然没有以前那种梦醒后的疲惫感,每天都能精神抖擞的打理着书肆。
这天七月十四,县学同窗祝绪明邀请林虞中元节到杭州府游湖,林虞欣然答应。十四日下午从苏州府出发,林虞坐着祝家的船十五日傍晚才到杭州府。林虞以前父母在的时候常来杭州,祝绪明带着书僮,三人慢慢随着人流往西湖方向走。一路上只见酒楼茶肆、勾栏瓦舍、花街柳巷,比比皆是。杭州府在南宋时叫临安,是当时的都城,词人柳永就曾称赞其“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明朝时更是数一数二的大都市。三人进了西湖边最大的丰乐楼,这个丰乐楼很有名,在南宋时期,诗人林升那句脍炙人口的“山外青山楼外楼”中的楼指的便是丰乐楼,当时叫白矾楼。丰乐楼外缚彩结灯,数百歌妓聚于主廊上,待酒客呼唤,远望若仙子一般。五座楼阁高耸相对,内西楼的最高处可以俯瞰南宋皇宫,各楼宇之间有飞桥、栏槛或是长廊,款曲相通、互相勾连。这时已是夜晚时分,华灯的映照之下,珠帘玉幕、锦绣门楣闪耀晃动,恍如仙境。林虞恍惚之间宛如梦中世界夜晚福利院旁边那些灯红酒绿的热闹光景。(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