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我问了一个高三学生:“昨晚的作业为什么没写呢?”他的回答倒是很直白:“最近有点累了!”我有点气愤,同时又有点心疼。有点累了?高三,又有谁不累呢?
我接着问:“你看着我的眼睛,觉得我现在累吗?”
“累!”
“是啊,我今晚没有自习,五点半就可以回家了,可是现在九点了,我还没回去。为什么呢?我担心有学生下自习来问题目,如果我不在,问题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想必他们多少会有点失望,一想到他们失望的表情,我便不忍早早离去。不累,那能叫高三吗?”
2.
最近学生很是浮躁,缺乏斗志,上课不积极参与,作业也有点随意。我实在看不过去了,便停下课,跟他们聊起一件事。
听说,前段时间有部分普通班学生给校长写“意见与建议”:第一,一楼班级是实验班,二楼是实验班和重点班,三楼是重点班,四楼、五楼是普通班,普通班楼层高,下楼时间长,总是最后吃饭,我觉得学校在这一点上的做法很不公平;第二,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学习习惯都比较好,普通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我们觉得学校应该把最强的师资力量安排在普通班。
接下来,我就以上的“意见与建议”,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想同学们需要重新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是公平?学校的这种安排到底公不公平?
对于此事,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人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获得相应的回报,这叫公平。一楼的学生,小学、初中比你们刻苦,考到实验班,高中仍然比普通班的大多数学生努力,难道他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早点吃饭的优先权与最优秀的师资吗?
你们如果不努力,有饭吃就已经很不错了,有什么资格来和人家争先后呢?又有什么资格来要求学校安排最优秀的老师来给你们上课呢?比如,你考了个专科,却想要有北大教授水准的老师来给你上课,你觉得可能吗?
所以,我觉得学校的安排很合理,相反,如果学校不这么安排,那才真的不公平。你们想想,凭什么不努力的人反而比努力的人获得更多的资源?除非你爸是××。
高一时,我就用极大似然法跟你们分析过,为什么华为在武汉招聘时只去武大和华科?因为他们有理由相信这两所高校有更多的学生符合他们的要求,能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所以他们根本没必要花多余的钱与时间去普通院校招聘,你能说这个社会不公平吗?
想要公平?自己不努力,凭什么向社会要公平?
3.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越努力越幸运”。后来,我总是在想,为什么越努力就会越幸运呢?因为,你越努力,你就会获得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就好比,学校把实验班安排在最低楼层,给实验班配优秀的教师,这就是一种资源,而这些资源又会让他们赢得更多的时间与机会。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名校毕业的学生一定比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优秀,但不可否认的是,名校给学生的思想、知识、人脉一定比普通本科给学生的要多的多。而且,你不得不承认,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企业家大多来自名校。而唯有高分才能接触名校,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
曾经有人说过,老师为什么抓学生成绩啊?还不是为了奖金!也有人说过,老师为什么抓学生成绩啊,如果哪个学生考了清华北大,老师可以“炫耀”,这是我的学生,在清华。对此,我只想呵呵。首先,就那点破钱,我还真没在乎!其次,你要是考了清华,我绝不主动提起,更不会炫耀,顶多别人问我,我会轻轻地回复。你要是不信,有本事你考啊,考上之后,看我会不会炫耀。
作为老师,我是有强迫症的,我始终认为,任何学生都不应该不努力,每个学生都应该有点责任心,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责任心。我“讨厌”甚至“憎恨”那些能学好却偏偏不学习的学生!我不希望你们成为我“讨厌”的人!如果是这样,毕业后,我们互不认识!
下课了。
我心里是爱学生、爱教育的,作为教师,我只能保证自己很努力,我很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有方向、有责任,但有的学生并不懂。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虽有欢乐,但时常心力交瘁。虽有爱心,却无法把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有时我会想:“在教育的这片沃土上,我到底适不适合?”
因为这一次,我真的有点累了。
网友评论
说实话,我确实很反感这些话,尤其是在我们那个年纪。某次期末考试我是倒数第二,于是被调到一个普通班。那时候我确实很难受,但是老师却很爱我,因为我在他们班里是娇娇者。期间我很开心,因为想玩就玩,想学就学,每节课听得特别带劲,虽然老师有差距但是讲的内容却都差不多,和老师关系也是非常的好,不懂就去问老师。平时就和大家聊成一片,打成一片,打打球,上上网,无忧无虑。
终于,三个月后在即举行考试,我的成绩高过了火箭班里一半的人。然后,三个月前落寞的离开的我又被调了回去,然后就又是开始煎熬的生活。因为,老师一直再逼我,真的很烦,所以也造就我当时的性格,腼腆,内向。幸好大学里遇到的人都还好,我现在过得也还好!
不过我确实很烦高中老师那种“自以为”,自以为自己很无私,自以为自己很正确。
但是,我还是很尊重老师,不管在哪里见到我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老师,我都会问候一下,我知道老师也辛苦,也是为了我们着想。但还需要你们去挖掘学生出适合于他的学习模式,不要一昧的以学习去断定一个人,很庸俗,至少在大城市我感觉真的庸俗!
此观点仅代表我一个90后发表的意见,如有冒犯请谅解。
一要适合 二要快乐
最好的老师是热爱
最好的兴趣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