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样的视角解读
人性、word文档,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样东东,要在怎样的空间里才能有交汇的可能?有没有人会说,你的脑袋一定是坏特了吧,没话找话说呢吧,这是扯的哪一出呢?
也许是前者,也许是后者,不过很多事,你不去探索、不去问询,你怎么知道这就一定是两个世界的物种呢?也许你每天所做的事情,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间已经成全了彼此的世界。
好吧,这样的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我决定要试试看,是不是可以用完全不一样的视角来解读看看,谁知道会不会有如今夜的火花那般绚烂呢?
一个是我们处理文字所不可或缺的文字处理工具,一个是展现人心或善良或邪恶的无知写照,是否可以用同样的“语言”来表达呢?
剪切、粘贴
吼吼,当你打开一个word文档右击一次鼠标的时候,排在最上面的就是“剪切、复制、粘贴”了吧,有人会说,废话,这谁不知道呢?
是的是的,谁不知道呢。可是你是否知道,这六个字里藏着我们每天从一睁眼开始到进入梦乡为止的日复一日,那是对我们做人最基本的把握。
剪切、粘贴,大剪子一挥,就能掳走你想带走的一切,且让你在此处的一切了无痕迹,就像从来也没有存在过一样,然后再寻得一山清水秀之处,就如投胎转世,完全新生一般。
一般什么情况会用剪切、粘贴呢,当然是同一篇文档下,放这一段比放那一段更好,那就换个地儿待着呗。
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若是在同一个世界里生存的彼此,一件事和你产生不了共鸣,那么必然会让你从他的世界里翻篇,恨不得之前和你说过的话,承诺过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是转身又会对另外一个人说出一模一样的话,做出一模一样的承诺,只是你已经不是他世界里的人了,怎么会看到同样的戏码在上演呢?
复制、粘贴
复制再粘贴,这是多么诚实的孩子啊,不过也只是表面现象而已,有人说,这不留着痕迹呢吗,出处还在呢哈,是的呢,出处还在。
不过这一复制,可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两处剧目了,必然是有一个新建的文档里也需要同样的故事,只是相安无事,彼此在各自的世界里默不作声而已。
要说剪切、粘贴还有一点思考的小氛围在里面,那这复制、粘贴可就显得弱智多了,这一样的东西整得来整得去,省了多少脑细胞了。
一出可见的会谈,一次可期的相会,若只是套路下的产物,这当中又真的有多少的人情冷暖呢,又有多少的因缘无碍。
如果可以,我宁愿要一个并不完美的小孩,也不想见千篇一律复制下的“完美小白”。那一张张闪着同样光芒的眼眸,与我而言,就像一场永远也醒不过来的噩梦一般,不值得赞扬。
剪切、复制、粘贴
人生不过是一场或近或远的旅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无法找出两个完全粘贴而成的人生。
只是总有些人的光芒是别人前进的方向,总有些人的方向是别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但是总会免不了想要去复制了看看,是否可以让别人的光也闪到自己。
有些经历过不堪过往的人生,总希望能够将那些曾经的不完美,剪切出自己的世界,甚至幻想那是与己无关的人发生的事情,硬生生复刻出一张别人眼中的“高贵”人设。
只是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一步步错踏,总会在你的身后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哪怕被厚厚的积雪一路掩盖,也终是盖不住你心里那真实的过往。
如果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多一些真诚的笑容,如果可以,让我们彼此的交汇多一些瑕不掩瑜的真实,哪怕不够完美,却是一生无愧坦荡荡的天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