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感悟电视剧
仁义的族长白嘉轩——电视剧《白鹿原》赏析(三)

仁义的族长白嘉轩——电视剧《白鹿原》赏析(三)

作者: 星絮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07:39 被阅读46次

    白嘉轩是整部电视剧的灵魂人物,他从父亲白秉徳那里继承了耕地。父亲老了,体力不支,整日病怏怏地躺在炕上。接着父亲族长的位置要由白鹿村上谁来继承,倒是一件头疼的事。

    白鹿原主线是描述白鹿村上白家和鹿家的恩怨及明里暗里的争斗,围绕着土地、祠堂、女人、交粮、灾荒、内战、抗日等重大事件一一展开,勾勒出关中农村从清末至解放初期近五十年的形色人物和生活场景。

    白鹿两家属于村里的乡绅,祖上有田地,可能读过一些圣贤书,是旧式封建礼教制度的忠实维护者。

    在这部电视剧里,真切看到白嘉轩的成长,他从一个紧张好胜的年轻人变为一个沉着冷静有道义担当的族长。

    自从跟着姐夫朱先生跑了一次清兵大营,仿佛受了一次最深刻的教育。他明白了族长是要为全族村民着想的,而不是只想着自己和自己的家。这也是父亲不想让他当族长的原因。而鹿子霖想出风头,尤其想胜过白嘉轩,鼓动着村民投他的票,他父亲鹿泰恒却很明白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也坚决不让儿子当。

    如大部分人所愿,白嘉轩当了族长,鹿子霖当了乡约。族长是古代皇权之下的宗族管理代表,是宗权制度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族长要主导祠堂、祭祀、庆典、婚丧等重大活动。在族人中是有威望和权利的。乡约是什么呢?是县下的官员。按《白鹿原》中田福贤所说,乡约这个官比族长大。的确如此。乡约有正式的办公地点——保障所,职能是协调下属各乡与县政府诸如赋税、交粮、赈灾、分配等事宜。鹿子霖和田福贤没少在这职位上为自家捞好处。

    白嘉轩一心想将白鹿村打造成“仁义村”,并事事往这个方向努力。他先将祠堂修葺一新,让族人村民有凝聚力并在心中升起无形的来自宗权的威慑力。事实上他也是一步步这样去做了。

    他在祠堂一侧辟出一间课堂,请朱先生的同学教孩子们学习四书五经,并且背诵《蓝田公约》(乡约),诣在让孩子从小就要记住祖先悠久的传统,长大才不会数典忘祖。“乡约有四。一曰德业相劝,二曰过失相规,三曰礼俗相交,四曰患难相恤。”

    这乡约不仅要牢记在心,更重要的是在行为中体现出来。白嘉轩在种了两次罂粟并熬成鸦片膏脂卖给药铺后,村民们纷纷效仿他。结果却是他无法控制的,妻子仙草在他第一次种时已经提醒过他,但他没有听,而村民就没有那么规矩了,把大烟膏全部卖给了烟馆,得到了不义之财。白嘉轩幡然悔悟,他和朱先生带头,锄掉了所有地里的罂粟,因为他明白这个毒很快会在人心里生根。

    果然,村里白兴儿、石头、李寡妇和鹿子霖都在夜里头赌钱。这是赫然违背乡约的事情,白嘉轩夜不能眠,常常走去村里抓赌。抓了东家又冒出西家,有人和他玩起了躲猫猫。其实他心里是明白的,也后悔自己带了一个坏头。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义无反顾,哪怕自己被坏心眼的村民害了。他要把乡约落在实处,因为酗酒赌博斗殴争讼都是不义的过失,一定要规劝好了。在他的决心恒心和苦心下,村民有些被感化,终于也弃赌,好好种地过日子了。

    遇到小偷小摸,他也绝不姑息。白兴儿趁人都在祠堂,看到卖糖人的小贩在树下昏倒,他不仅不帮忙,还摸走了钱。白嘉轩誓要惩戒这种行为,没人承认,可当时只有孩子在场。他要用家法,小贩也不忍,说算了。白嘉轩却不同意,他振振有词地说:“啥是个仁义,人晕倒了,把人钱摸了,光天化日,趁火打劫呢,老汉靠啥生活,每日里挣的也是辛苦钱、血汗钱呢。人倒了不知道扶一把,一伸手把人钱摸了,你轻省得很,把全白鹿原的人都丢完了,这比去偷去抢还丢人呢。”结果白兴儿在祠堂把钱拿出来认错了。

    在遭遇军阀来征粮时,简直是刚过一茬紧接有来一茬,让农民没有活路。白嘉轩带头要起事,来捍卫自己生存的权利。他此时表现出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我就知道农民本本分分种地,靠天吃饭、靠地生粮,不去欺负谁,谁也别欺负咱呢。”他以三声铳子为信号,跨过重重阻碍,终于拿回了强征村民的口粮。

    白嘉轩的仁义还表现在他有以德报怨的胸怀,对待石头一家,对待鹿子霖也是。其实很多时候他已经能够通透地看清村民及他们所作所为的本质了,但他不愿意与他们计较,他明白要当好族长的责任,是对全村的百姓负责。他对李寡妇,赵柱媳妇尽力帮助。同时他把姐夫朱先生教导他的言行全部都记下了,并且努力照着去做了。

    有一年自冬春始,不再下雨。农民,是靠天吃饭,靠地生粮的。没有雨水滋润土地,颗粒无收,往日没有攒下多余的粮食。大家都后悔没有听白嘉轩的话,原来为荒年储存的粮食让鹿子霖私下分了。荒年就惨了。几天就只能饿肚子,然后就拼命挖野菜、砍树皮。饥饿和绝望也催生了各种恐怖故事和传说。有人说邻村已经开始吃人(命不久矣的老人和体弱多病的孩子),也有外出乞讨逃荒的。白鹿村也有人准备去外地逃荒。白嘉轩思前想后,决定向土匪借粮。他以自己的生命担保,并保证来年双倍奉还。土匪被他的仁义打动,答应借粮,并亲自押去白鹿村,着实帮村民度过了难捱的饥荒。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苦难的白鹿原又出现了瘟疫。白嘉轩一方面指挥村民将未传染上的孩子转移到山上,并把祠堂辟为临时医疗所,另一方面积极想办法防止大范围感染。用石灰和冷先生的药都没有起到作用,感染的村民相继死去,就连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也未免幸于难。悲伤难忍的白嘉轩却依然坚守着,在他心中有一个信念,祠堂里的祖宗会保佑他们的。白灵拿来了共产党医疗机构的抗疫药品,自己却在连日的辛劳中染上了病。白嘉轩的悲伤无以复加,整日守着她,直到组织上派人接走白灵去西安治疗。

    这些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在村民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们知道真正替他们着想的只有最仁义的白嘉轩。

    疫情过后,次年白鹿原迎来了小麦大丰收,白嘉轩要履行自己的还粮承诺。大家因为不舍都不情愿,有的还悄悄将粮食藏起来。白嘉轩让大家记住乡约,记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土匪借粮的义举才救了大家的命,如果不还,就是不仁不义的小人。村民们心服口服,都把粮食拿了出来。收到粮食的土匪也十分感慨,白嘉轩是仁义的族长,他的村民也是仁义的村民。

    在祠堂遭受日军炸毁后,白嘉轩虽已心力交瘁,让村民各自自保,让年轻人带着妻儿老小去山上避难,同时也响应号召成立保安团以求尽可能保护大家。鹿子霖的两个儿子都为国家鞠躬尽瘁,白嘉轩不计前嫌尽力帮助。两人终于和解交心。

    抗战胜利之后,白嘉轩又带领大家重修祠堂,将之前灾难中死去及绝户的人名都列入祠堂牌位,温良恭俭让的儒家思想和代表宗权的乡约依然贴在墙上。

    他说,这白鹿原一辈辈到今天,经了多少难,土匪、饥荒、闹农、被抢粮食,都说不是头一回哩,可这为啥人心呢不散呢,是因为有同一个祖宗,没有祖宗就没有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咱,咱的祖宗在祠堂哩。

    纵观白鹿原五十年的风风雨雨,白嘉轩算是一个好的族长,姐夫朱先生是他的榜样。他以族人为先,守住本分,守住土地,也尽量守住人心。他行事仁义为本,勇于担当,绝不为己贪私。他力求公正,不枉徇私,一视同仁。他以德报怨,以理服人,深明大义。有这样的族长是白鹿村的福气,也是村民们精神上的引领。

    当然,人无完人。以现在的眼光看白嘉轩,他在教育子女及对待女性(田小娥)的问题上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对于一个一百年前的乡绅有这样的觉悟已经很值得赞叹了。

    往期文章:

    士大夫的楷模——电视剧《白鹿原》赏析(一)

    土地是农民生命的根——电视剧《白鹿原》赏析(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仁义的族长白嘉轩——电视剧《白鹿原》赏析(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bo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