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工作室旁边的公园,径直走到那片幽静的丁香树林,开始锻炼身体。
正当我沉浸在一系列慢动作中时,听到身后有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矮个男子几乎是“闯”到了我跟前。
他把装满豆浆的塑料袋挂在树枝上,一只手抓俩蒸包,只见他狠狠地咬了一口,气呼呼盯着我,此刻他离我只有一米远的距离。
我不得不停下来,有些惊讶,定睛一看,从未见过此人,“我在这已经一年啦!你不知道吗?!”没等我反应过来他便冲我嚷到,眼睛瞪得溜圆,还“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手里被咬了一口的包子几乎被捏扁了。
我瞬间明白了咋回事,我扫了一眼陪了我三年的丁香树,旁边已经有几个人停下来盯着我俩,清新的空气也瞬间凝固,充满了张力。
我做了个深呼吸,笑着对他说:“可能咱俩从没遇见过吧。”说完我拿起包走向不远的另一片空地,继续做完了太极操,走的时候,我看到他的背用力在丁香树干上蹭着,树叶发出“哗哗”的声响。
“这或许是他锻炼身体的方式吧”,我想。我苦笑了一下,走出公园,来到了工作室。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了很多,有个词直接浮现出来,久久挥之不去:“边界”,是的“边界感”。这个在人际关系中充满了魔幻色彩的词语。
崇尚个人自由主义的今天,“边界感”被心理学推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上,再也下不来,它最早是心理专家们研究“母婴关系”中建立起来的。
作为“融合”对立面的“边界”几乎变成了“独立”的代名词,好像一个人没了界限,不能和他人分离,就永远不能被称作“一个独立的人”。
这并无可厚非,而今天我想谈的是“过度边界化”正在不知不觉破坏着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
在那个男人看来,是我侵犯了他的边界。远古时候或者在当今动物界,依然存在这样的情况,当领地被外来生物侵占时,不可避免要爆发一场战争来争夺领地所有权。
我想,那个男人已经准备好和我来一场厮杀,以捍卫他的主权,只是他没想到我并没迎战,而是“逃”开了。
02
“过度边界化”大概有以下几种表现形9式:
第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生活中很多人会如此,好像怕自己不经手事情就会搞砸。有个朋友抱怨自己活得太累,仔细交谈后发现她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老公和儿子什么都不做,吃完饭就窝在沙发里,除了看电视就是上网,家里来来回回只有她在忙碌。
洗衣、洗碗、拖地自不在话下,父母和婆婆家的大事小情她也都会亲力亲为,儿子学校布置的任何事情她都要抢着去,还会帮助别的同学家长购买东西。
事实上,她的老公、儿子也曾试图做些家务,但都因达不到其标准而被指责,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样子。“我只有亲自做才踏实”,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神很笃定。
当然,这并不只是发生在家庭琐事中,在单位和外界也很普遍,比如组织聚会、旅行、开车、年度规划、方案运营等,就像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后的种种表现,“事无大小,事必躬亲”,最终病倒在五丈原。
第二,事无大小,必须怼回去
你是不是也这样教育孩子:“别人打你,你就用脚踢他”、“他不跟你玩了,你也别和他玩”、“老师批评你回家必须告诉我们”……
你也会在饭局、下棋、打牌聚会中经常看到两个或几个人唇枪舌战,为了对方一句话,把手头东西全部放下,非要撕扯着辩论一下“边界感”。
又或者在排队时候见有人插队、吃饭被别人占了座、开车被超车,则必须要指责他、抢回来、超过他、评评理。
这样的事情很有争议,就像“老人倒了你扶不扶”的问题,众说纷纭,在这里我指的是“过度敏感”而采取“非常措施”进行打击,否则心中怒火便无处发泄。
明晰彼此边界是文明社会的人都要做到的,但这并不代表用一种“过度边界”的方式进行事态扩大。
前几天我骑车在马路上行走,由于修路道面变窄,一辆电动车行驶到机动车道转了个弯,妨碍了一辆汽车的正常行驶。
于是汽车司机一边无休止地摁喇叭,一边连续超车追赶电动车司机,场面十分惊险,就在下一个路口终于追上了,汽车司机连双闪也没打,就把车停在路中央,下车就破口大骂一把揪住了电动车司机衣服领子……
我知道,一场关于“边界被侵犯”的厮杀在所难免,走远了还能听到两个人的对骂和争吵声,周围鸣笛声四起。
第三,过度扩大化。
你会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和伴侣、孩子发生争执,比如写错了字、忘了拿钥匙、晚饭吃什么、菜里忘放盐、去你妈家还是去他妈家,等等。
会不会因为一件小事让自己整天没了心情,比如被大雨淋湿、被交警罚款、忘了拿快递、没赶上班车,等等。
又会不会对某人的一句话耿耿于怀,即便过去很长时间,即便对方已经道歉,即便是对方的无心之谈,却让你久久不能释怀。
这都是过度扩大化的表现,原因就是没有按照内心预期的发展,在这样的人内心有一个标准模型被打破,期待的结果落空、计划被打乱,让他对发生的事情失去了控制,从而引发焦虑和恐慌,一阵风就轻易刺破了心中的“边界”。
第四,把拒绝当武器。
我们说了太多“拒绝别人是一种能力”,这句话被拿来当作武器,动不动就“没空”、“没时间”、“忙着呢”、“别烦我”,或者委婉地“等一会儿”、“过段时间”、“看情况吧”、“再说吧”……
那些“等一会儿”变成了杳无音讯,那些“没空”包含太多不耐烦,伴侣、父母、孩子甚至同事、朋友都在这样的拒绝中消失,或变成了“你根本不在乎我”。
而当一个人开口拒绝时,完全没有想过对方的请求,也可能听不进对方的具体内容和需要,只是本能地把自己和他们撇清了关系。
而且,这样的拒绝往往没有余地,看起来好像是维护了自己的边界,但他并不知道这是过度边界化,破坏了关系。
03
另外我们也不难看出,这样的“过度边界化”是有很多好处的:
第一,“我很勇敢”。
渴望自己是个有力量的人,害怕被别人当作“软柿子”。“你不够勇敢”成了从小的魔咒,“你很勇敢”成了被爱的资本,于是但凡让你感到和“懦弱”沾边的都十分敏感,恨不能马上怼回去、扔出去、把球踢给对方,好让自己感觉“我是有力量的”、“我是有勇气的”。
第二,“我很独立”。
“我不需要依赖他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往往给人距离感,一副高冷模样,这会让自己内心获得暂时的满足。
第三,“我很正确”。
过度边界化会让人有一种“我是对的、所有的错误都来自外界”的情结,所以才会紧咬着别人的失误不放,这是证明正确的最好方法。
“你行车变道是错误的,我在完美的道德制高点”、“做菜不放盐是严重错误,而我完美指出了你的不足”,完美给人优越感,尽管这种蚂蚁大小的完美情结并不会改变什么。
04
那么,在“过度边界化”人的内心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敏感于自己的边界呢?
第一, 缺乏对他人的共情能力
对我横眉冷对的那位男子想的都是“这个人侵犯了我锻炼的地方”,根本不会想到我正在锻炼,更不会想到我和他的时间点可能发生了冲突,当然也就不可能想到这片绿地是开放的,是服务更多的人,而不是某一个人。
而我没有迎战是因为我想到了,他可能原来并没见过我,可能他记错时间了,我还会想到他可能早上和老婆孩子吵架了,也可能昨天被领导批评了,心里窝着火。
基本共情能力就是能够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需要把对方看作是和你一样的人,有着基本的人性,快乐和痛苦可以交替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过度边界化”会让人感觉到“自私”正是因为缺乏共情能力。当没办法透过对方语言行为来看到这个人“可能遇到什么了”,就看不到他行为背后作为一个人的无奈。
第二, 缺乏自我接纳能力。
没法接纳一个不符合内心标准的人,实际上是不能接纳自己,不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是害怕自己声音被淹没,是不让自己“消失”,那是他最恐惧看到的,哪怕声音如蚊蚋般细微,也要喊出来,而拒绝别人最容易实现这一点。
曾经的不被接纳变成了内心的模型,以此来要求别人,也要求自己,维护内心这样一种虚假的“真实”,让自己独立出来,潜意识就代表:“我是独特的存在,这样你们就会看见我”。
第三,对亲密的恐惧。
一个可以敞开自己、依赖他人、诉说需求的人是健康的“依恋”模式,他对关系的靠近是安全的,是信任别人的,也可以给别人提供支持和温暖。
对亲密有恐惧的人会处在无时不在的焦虑中,他的身体是不放松的、紧绷的,对亲密是感到危险的,而避免危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开,“别靠近我,我是有刺的”。过度边界化就是刺,它用种种形式实现了这一点。
进入他情感世界的人越少、距离越远就越容易掌控、越安全,像孙悟空给唐僧用金箍棒划出的“保护圈”,小到只能装下自己,避免了外来力量的伤害,但也让自己陷入孤独的深渊。
同时,这种敏感的“过度边界化”会让人时刻准备战斗,对任何要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事情,对于正在交往、即将要打交道的人都充满了警惕。警惕会增加他们的敌意,随时要准备进攻或逃跑,很难体验到真正的轻松,也难以享受相互依赖带来的愉悦。
05
知道了原因,自然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过度边界化”人群除了获益,更多体验到的是负面感受,比如“孤独”、“寂寞空虚”、“委屈”、“被边缘化”,而且还要面对各种冲突、争吵、被误解、断裂等等。
其实,发现自己与之相反渴望的部分,就可以慢慢化开心结,走入正常关系模式,知道了独立、勇敢、完美只不过是另一些深层需求不可得的防御,就不再苦苦守着这种防御。
需要看到:
我是渴望一段稳定亲密关系的;
我是希望有人理解我、关注我的;
我希望依赖关系时候不被推开;
我犯错时候不再被嘲讽;
我不够好的时候也值得被拥抱
这才是最深层的渴望,它们是可以被表达的,也是可以和他人分享的。试着去感受一段彼此有需求的关系,则会发现结果并没那么糟,要知道,“过度边界化”都是曾经未完成的使命。
那么,那个男人或许会去寻找另一个地方,或许会笑着和我打招呼,心怀善意地说:“咦,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你一般几点来锻炼啊?这可真是个好地方”。
我是冰千里,私人执业心理咨询师,重度孤独爱好者,主攻亲密关系、书写治疗,这是《失控的关系》系列的第3篇,每周更文至少一篇。
记得关注我公众号:冰千里
也欢迎投稿走心专题《疗愈写作》
网友评论
这篇文章关于边界感的着力描写甚多,但这段话深得我心,这种境界也是我一直追求的,只是时灵时不灵,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做的更好,给大哥打CALL
我对这一段话特别有感触,我就是属于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我常常对某一些事情,或者一些特定的计划,心里有一个标准,一个规则,特别不愿意被别人打破。事情没有按照我所预想的发展,或者别人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实行,我内心就会产生不安,愤怒,紧张,忧虑,然后就会不由自主的莫名其妙的发火。有时候会对我的父母,有时候对我的女儿,总之很多很多,我都数不清了。
但往往当时情绪总是控不住,但过了一会儿,负面情绪慢慢的又会消散了,因为我学会了自我开导和自我安慰,想着:任何一件事物都是,动态发生的,都会发生转变,不可能一成不变,按照自己想要的结果去发展,理解别人,也放过自己。
但越控制,事情反而会越糟糕,大多数人都会逃离想要控制自己的人,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