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怅望关河空吊影

作者: 柳之尺 | 来源:发表于2017-05-20 07:05 被阅读127次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图片发自网络

    贺知章那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不知引了天涯游子的多少思乡泪。

    张旭那醉酒后的肆意恩仇的狂草,山河水脉尽入其中,疾风骤雨中破了先前拘谨的风气。

    包融诗词之中融入了烟雨的氤氲之气,那离群索居之外,尘念到门尽,远情对君深的俊秀之名难以忘怀。

    吴中四士之名,也唯有你生平之事寥寥数语,唐诗之中留孤篇绝笔。

    张若虚,人如其名,确是虚无,唐诗宋词元曲,多少染了与时代相对应的风气,与政治与经济同出一处的文化,似乎能更好的看待一个诗人,杜甫的坎坷,李白的豪放,苏轼的豁达,诸如此类,代表作与人物生平相辅相承,后生读些遗篇尽是豁然开朗之意。可这样一个人,知人论世,情境合一,是难以做到了,只留下这么孤伶伶的一首诗,既无缘由,又无过往,就孤独存留在古乐府之中,暗自奔流。

    也许是盛唐的诗风与繁荣,将你隐匿于众生万像之中,悄然褪去年轮与芳华。

    也许是个性孤僻清冷如斯,隐居于山野之间,禅房花木中曲径通幽,空山新雨后东篱采菊。

    也许是独立特行放荡不羁,醉后作诗,阅后即焚,随心而为,不为名利,不为他人,只为本心。

    孤篇盖全唐,留下的仅存两首诗《春江花月夜》与《代答闺梦还》,一是极致的清冷相思之意,一是孤芳自赏的落寞之情。是了,这样的人理应是孤独的,未曾选择王维的终南捷径,未曾选择陶潜的隐逸之路,沉醉于自我之中,思索时间的次序,由一物远望,由一景畅想,孤独冷静自持却又动人心扉存些许共鸣之意。

    春江花月夜,本是旖旎之词,只因你一言,浑然自清丽。

    陈后主曾作《玉树后庭花》:“映户凝娇乍不尽,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含花露,玉树流光照后庭”极尽情色与浮华。

    隋炀帝曾作《春江花月夜》:“暮云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心来。”倒合了大运河之势。

    你却如此写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同样的诗名,别样的风味,曾几何时江畔送别离人,如今在此地却是孤身一人,唯有明月清影相伴,水势浩荡映着光影向远处奔涌,正如同与友人间遥不可及的距离,一叶轻舟在夜色中漂泊,或许是友人或许是曾经的自己或许是无数离家思乡的游子,今时往日,时光变换,物是人非,明月依旧,相思依旧。

    时空变换之语,心绪纷飞之意,杜甫的“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曹植的“天地无终极,人生若朝霜”,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以及苏轼《赤壁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是了,非独你一人知晓此意,却因你一人开初唐之风气,清丽不失才气。

    知晓此诗,却不知晓你为人如何,家事几许,却足以仰慕。

    知晓此诗,却不知流传之坎坷,褒贬不一,却难忘欢喜之情。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谁怜我自影相随,怅望关河空吊影,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5d8e32b9ed43:写的很乱,没有中心,有待提高
      • 398c6d7dd3a0:旧时念书便极为喜欢了。
        398c6d7dd3a0: @柳之尺 嗯
        柳之尺: @骨七七 很美的一首词了☺
      • 苏长亭:最喜欢他一句,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仅仅知道《春江花月夜》,读来便知道是不俗的男子。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若他这般闲适无忧,多好。
        苏长亭: @柳之尺 可惜这儿没有松花。修得这个心境,估计头发要白一点。😊
        柳之尺: @苏长亭 觉得长亭已有这般心境了
      • 一笑作春风:知晓此诗,却不知流传之坎坷——孤篇横绝,唯此一首《春江花月夜》而已!
        柳之尺: @一笑作春风 是了☺
      • 谦谦心语:喜欢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柳之尺: @谦谦心语 很美的一首诗

      本文标题:张若虚:怅望关河空吊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ku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