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读《解读语文》(2)

读《解读语文》(2)

作者: 笔不在手 | 来源:发表于2024-01-19 22:06 被阅读0次

            钱理群先生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细致入微,从题目到过渡句,从词语辨析、对照阅读等不同层次几乎是手把手指导教师应该如何读与教这一课。

          钱先生认为鲁迅先生写三味书屋是深情幽默诊治的,写三味书屋是复杂略带调侃的。

          三味书屋,古人把经书、史书、子书比作三种食物,经书是米谷,史书是蔬菜,子书是酱油肉末等调料,“书中自有千钟粟”也,“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鹿”者,“禄”也,当官也,发财也;“肥大的鹿”,高官也,厚禄也,“伏在古树下”,“禄”在古书也。调侃,读书某种意义上就是为混碗饭吃、谋个官做,自然要从书中寻“(食)味”,膜拜梅花鹿(禄)。

          在三味书屋中鲁迅“就只读书”,先生“和蔼”而面“有怒色”,号称“渊博”而“不愿意”、不屑于回答学生“怪哉”的问题,而和百草园比,阿长不渊博却会讲那么美丽、神秘的传说故事;而同样面对我的质疑,闰土父亲“只静静地笑”着回答,和“渊博”的老师的“怒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构成鲁迅童年生命成长的两个空间,前者是一个大自然的空间、一个民间文化的空间,后者则是一个学校教育的空间。鲁迅并没有完全否定学校教育,但显然对大自然空间、民间文化空间情有独钟,因为那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活力,人与自然、成年人与孩子和谐相处,能够焕发想象力,培育艺术感受力,让思想自由飞翔,尽享健康、明朗、快乐的生活的成长空间,而学校教育却根本忽略了人的生命的自由成长、健全发展,变成一个只要读书的封闭空间,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被隔断,儿童的好奇心被压抑,人的怀疑天性受打击,独立思考权利和能力被剥夺,童年的欢乐遭蚕食,只被引导去一味追求读书致仕的道路——这都是反教育的。

          作为教师,我们再读这一文本,从教育学角度看也能得到很多启示,今天“中国的百草园(自然空间、民间文化空间)”已基本被排除在教育的视野之外,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处在逐渐消灭之中,今天的教育是否走出三味书屋“只要读书”的教育模式,有没有变本加厉的趋势,以至于今天校园里连三味书屋里那位“读书入神”的先生的身影,已经很少见到了。

          一百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依然具有现实性。

          钱先生的解读不可谓不深刻,直指当下,作为教师我们有时候也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学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解读语文》(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mj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