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第四项修炼就是讲故事,动员团队解决难题,要求我们讲故事,如果不讲故事我们可以讲什么,我们经常是讲道理,我们觉得下属之所以不这么做或者不愿意这么做,是因为他不懂道理,如果他懂了道理,他就会那么做的,他就会愿意那么做的。我们看到这三个词之间也出现一种很有趣的关系,难题,看见难题我们是想躲开的,我们是发愁的,故事是我们感兴趣的,道理更中性一些。
我们之所以讲故事并不是说故事更有趣,我们之所以要讲故事,是因为讲故事有用,懂道理,我们往往是不行动的。
我在很多地方做过小调查,就是让大家举手,凡是每周坚持健身一次的人举一下手,调查的结果很有趣,往往是不到1/3的人举手,每周健身一次,这个要求并不高,对不对?为什么只有1/3的人做到了其他2/3的人懂不懂得锻炼身体很重要,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他们懂道理为什么不行动?是因为我们人不仅仅是因为懂道理才行动的,我们人懂道理也很可能不行动的,什么东西会让我们行动?
我们假设有一天你听到一个消息,说你的一个大学同学猝死了,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想,我是不是应该去办个健身卡去锻炼一下身体,道理并没有改变,什么东西改变了?你的情感改变了,我们的理智可能让我们行动,但是我们的情感更能够让我们行动。
而如果理智和情感发生冲突,往往是谁胜出?情感,为什么?因为情感是我们更原始的系统,从进化的角度来讲,理智这个系统是最后长出来的,它并没有替代以前的系统,它只是多加了一个新系统,但是让我们行动的默认系统还是以前的系统,我们默认是遵循我们的本能和情感系统来行动的,我们要很努力才能想到去用理智这个系统,而这个系统是后长出来的,我们用的也并不熟练,它的力量也并不够强大,如果理智这个系统和更强大更原始的系统发生冲突,理智往往是会输掉的。
其实我们以前在报纸上也经常会看到,某某公司的老总或者工作人员猝死的消息,但他并不打动你的情感,你的大学同学猝死了,打动了你的情感,为什么?我们现在呢要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不再是怎么打动理智了,那个也很重要。我们要研究的是怎么打动情感,因为情感更能够让你行动,甚至于我们可以这样区分说管理主要是靠理智,而领导要靠情感,因为领导是要解决变革性的难题,变革性的难题的阻碍往往不在于理智,而在于情感。
怎么打动情感?第一个要素:形象,越形象的东西越打动情感。为什么报纸上你读到某某公司老总猝死了,没有打动你的情感,你的大学同学猝死打动你的情感呢?因为某某公司老总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而你的大学同学在你的脑子里是一个有着活生生的音容笑貌的人,你会想起他的音容笑貌,会打动你的情感,同样跟我们的进化有关系,因为我们懂得抽象的事情是很晚的事情,而我们一直在猴子的时代,我们就懂得形象的重要性。
我跟你说非洲的儿童在挨饿,你能不能给他们捐点钱?我还可以给你看一些数据,非洲有多少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下,大概捐多少钱就可以帮助他们过上一个温饱的生活。
我这样说可能能够让你捐一些钱,但是如果我给你看这张照片,这张照片的题目叫做饥饿的苏丹,是一张很有名的照片,获过摄影的大奖。摄影师在苏丹看到了这幅景象,拿出相机来抓拍了一张含着热泪抓拍了一张苏丹是非洲的一个国家,具体我也不那么了解。
我们可以想象那是一个还比较贫穷的国家,小朋友家里很穷,没有吃的,联合国在附近设有一个救济站,他被他的妈妈领着两个人要走到那去领粮食,救济站不会很近,他们走到半路了走不动了,小朋友停下来休息,旁边一个秃鹫在盯着他,秃鹫的特点是什么?吃腐肉,也就是说吃尸体。秃鹫没有理智,但是秃鹫呢有本能,秃鹫的本能告诉他,小朋友可能很快就死掉,我只要再等一会儿,就有可能可以吃到他的尸体。
如果我给大家看一张照片,再跟大家说非洲的儿童再挨饿,给他们捐一点钱,我们相比上一种办法给大家讲数据讲道理,哪一种方法收到的捐款会更多?应该是后一种对吧?应该是看照片,我们收到的捐款会更多,因为它形象它打动你的情感,打动情感的第二个要素是距离,离我们越近的事物越打动我们的情感,你的大学同学猝死了,为什么就比某某公司著名的CEO猝死了,更打动你的情感,因为它离你的距离更近,离我们越近越打动我们的情感,这也是我们进化而来的一个特点。
因为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的,但是我们的原始的情感告诉我们,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而是离我们越近越可能是我们的兄弟。我刚才说非洲的儿童在挨饿,稍微打动一下你的情感,如果我跟你说你老家的儿童在挨饿,是不是更能打动你的情感?
你刚才看了一张照片打动你的情感,我现在给你看这张照片,这是希望工程的一张著名的照片,大眼睛女孩大家都应该看过这张照片,每一张照片更打动你的情感是上一张还是这一张,我也经常问这个问题,有些人会说上一张,但是还有很多人会说这一张为什么这一仗更打动你的情感?你要想一想上一张多惨都要饿死了,这一张没那么惨,对不对?
看起来还有学可上,就因为这一张离我们的距离更近,上一张一看非洲人,秃鹫,黑皮肤的儿童,这都是我们不太熟悉的离我们很远的情景。而这个照片一看好像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场景一样,离我们距离更近,更打动我们的情感。
有一个故事在企业界广为流传,叫《鹰的重生》,我想很多人也听过,有一家企业讲这个故事,是为了推动企业的文化变革。《鹰的重生》,这个故事很著名,我试着在这里再给大家讲一遍,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一生的寿命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年龄,它在40岁的时候必须做出一个困难却重要的决定。
在那个时候它的喙长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的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无法有效的飞翔。这时它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等死,另一个是自我更新。
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自我更新的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首先他必须很努力的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而且停留在那里不再飞翔,它用它的喙击大岩石,使其完全脱落,然后等待新的喙长出来。他用新长出来的喙把老化的爪子上的指甲一根一根拔掉,在等着新的指甲长出来,然后他用新的指甲把老化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然后静静的等待新的翅膀长出来,5个月之后新的翅膀长出来了,鹰重新开始飞翔再度过30年的岁月,这是鹰的重生的故事。
这个企业讲这个故事是说我们企业应该变革,不变革就像鹰一样等死,如果变革我们可以获得重生新生,这是一个好故事吗?这个故事广为流传,说明很多人都觉得它是一个好故事,但是我觉得它不是一个好的故事,至少还有很多比它更好的故事。为什么说它不是一个好的故事?
好故事有三个维度,两个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一个是形象,一个是距离。鹰这个故事比较形象,它讲得很具体很形象,但是离大家的距离比较远。我们刚才给大家讲一个非洲儿童的故事,大家可能都觉得距离比较远,你现在讲的是动物的故事离人都很远,他很难跟大家建立一个深层次的共鸣。
好故事还有第三个维度,第三个维度是什么?是逻辑。刚才我把讲故事和讲道理是对立的,但其实故事和道理不完全是对立的,道理当中没有故事,但是故事当中一定有道理,故事当中这个道理就是我们要讲的逻辑关系,故事的逻辑好不好?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这个故事的逻辑本身成不成立,第二个是你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你讲这个故事能不能达到你那个目的,这也是另一个逻辑。
《鹰的重生》这个故事在这两个逻辑上都有问题,第一个,这个故事本身的逻辑是不成立的,《鹰的重生》这个故事是编的,鹰不是这样子的,大家如果稍微动动脑筋,其实可以猜到这个故事应该是假的,你说这150天它吃什么?它也不能叫个外卖,对不对?
就算《鹰的重生》本身的逻辑是真的,它的第二个逻辑也不成立,就是说你能不能实现你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呢?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是说鹰不重生要死,鹰不变革要死,所以我们企业应该变革,对吧?逻辑成不成立,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鹰不变革就要死,并不等于你们企业就要变革,鹰变革能够成功,也并不等于你们企业变革就能够成功。
我说我给你讲个乌龟的故事,乌龟不变革比鹰活得还长,这是不是说明我们企业就不用变革了呢?这个逻辑同样也不成立,但是我用这个例子来证明,你说鹰不变革就要死,所以说我们企业要变革,这个逻辑是同样不成立的。
好的故事有这样三个维度,形象、纪律和逻辑。故事的最大力量是什么?是他同时打动理智和情感。我刚才说了故事当中是有道理的,所以说他也在打动你的理智,这是故事最大的力量,不但打动情感,而且打动理智。
当然故事当中的道理是藏起来的,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道理藏在了故事里边,我不知不觉就给你讲道理了。坏处是什么?坏处是故事当中藏着道理,但你听出来的道理跟我要想讲的道理是不是同一个道理呢?不一定。对吧?你可能没听出来这个道理,你也可能听到的道理不一定是我要想讲的道理,所以说我们讲故事的时候还要注重把这个道理给表达清楚,我们讲故事要注意三点:第一形象,故事要形象,第二距离。我们要讲的跟听众距离近的故事。第三我们要注重故事的逻辑,一个是故事本身的逻辑,第二个是故事跟听众之间的逻辑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