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

作者: 少年安 | 来源:发表于2019-07-11 16:58 被阅读8次
午后

最近有一件事想写,迟迟未写,因为忙碌。

但请不要误会,不忙着生忙着死的那种,是忙着玩罢了。

科室的小姐姐,前段时间爸爸病危请假。

请假之前我稍有询问过情况,小姐姐看似无心问答,我便理所当然划为她不愿多言,想必不该多问。

长达10天的假期,大家上班对言顶多是几句:你们有联系吗?情况如何?在哪里住院?出院与否?一次次只言片语在没有后言结束。

直至一周后得知说:已经出殡结束。大伙们咂舌,有的似担心,有的似责怪,有的似疑惑,更有担心自己被外人认为自己不近人情。

如果你不是闽南人,你大抵不能理解闽南的习俗。

闽南人一旦过世,众人喜传,尔后但凡生前与之有过交,与之亲戚有来往的生人都会来悼念,而这种悼念的方式各有不同。

悼念有的人在灵前深望,几分情分带着珍重使劲揉进眼神投进棺里,有的人则在灵前吃水喝茶几杯,闲谈几分。

可见逝者的故交可能确实是带着沉重的内心来深切悼念。

逝者的过交可能就不是这样,他们不过是走个过场罢。

而那些关系久远的人,他们以何居心前往吃茶我不清楚,我反倒希望他们不去。

大家殊知每日络绎不绝的人几个柔情万种,几个真正辗转反侧,又有几个无关痛痒。

从小我就不喜欢这种习俗,以前在读书出门在外从来不参与,直至来崇武上班的第三天,医院同事上吊自杀,主任要求我们一同前往,作为入职三天的人,科室人都认不全,但心里恐惧外也不能无视原则。

然而我发现所谓的悼念说不堪些不过是沦为话柄之谈,而这些谈话一字一眼并非深重。

而逝者家属在难过忙碌之余还需要一次次端茶送水相迎以示礼貌。

我们不能保证每个人在亲人离世时都是足够的难过,毕竟久病累积的疲倦已消逝掉部分内心难以割舍的情分。

但是我们能保证的是每个人在丧葬面前都是足够的难熬,这些吃茶的人真的会耗尽家属最后一丝力气吧。

我曾在日记里告诉那段时间的小猫,我说:头七到七七四十九天的种种仪式,是给不知所措的生者的生存指南,告诉你今天该诵经,明天该烧纸,有事情忙着,也就慢慢习惯了一个新事实,到了最后一天,你边悲伤边做了很多事,也就如此的顺理成章洗脑自己,事情就这么进行了,问心无愧。生存指南,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这是多么贴切的形容,真的,有些人的离世给后人留下的是生存不下的悲痛。

可能有人会认为我矛盾,说我现在认为家属足够难熬不应该再有枝节干扰,以前又认为应该有一些仪式感来充斥他们生活,并不是,总之我觉得有些人的悼念是不能称为仪式感的纯枝节干扰。

而这里,我只是想说小姐姐做了一件我一直以来觉得很酷的事情,抛开世间无谓的叫板,避开沦为话柄之余。

人总是会变得吧,今天我觉得很酷的事情,说不定日后被凡尘折磨得自己也变了样,变得喜欢人来人往,喜欢家长里短的八卦,喜欢所有摆在眼前的东西,不善于思考。

纯记录,一万个舒畅。

相关文章

  • 午后,午后

    午后 太阳羞 躲进了云层里 向云儿诉说忧愁 午后 公园走 来到了我心里 让我独享一丝清幽 午后 旁人悠 萦绕在我的...

  • 午后

    小白雨点儿打在房背上 滋滋嗦嗦 窗外…… 鸟儿呼唤着它的同伴 仿佛是说 回来吧 下雨了 不知哪里冒出来只“贵贵阳”...

  • 午后

    忽然忆起了 那个阳光的男孩 他站在阳光里向我招手说再见的样子 依稀记得他嘴角的绒毛 和他淡淡的微笑 年少的我 不知...

  • 午后

    清冷的风 吹过空旷 远处的老山 静静地立着 热情的蒙古大营 正在迎接她的客人 公司年会 即将在这里开始 这样的午后...

  • 午后

    一本书 一缕阳光 一杯淡茶 几包零食 慵懒的像一只猫 放松的像一个太阳 照亮人生的前路

  • 午后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酒足饭够。 我拿着一大卷卫生纸, 准备拉屎。 仅有一个坑位的厕所, 容不下我。 便来到空旷的...

  • 午后

    宝贝独自睡去,我疲劳却更愿意享受这份难得的安静。 午后的阳光慵懒得让我幸福,愉快。 拿出珍藏许久的爱书,枯燥...

  • 午后

    午后一直给我的感觉是状态不是很好,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觉得疲惫,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想写点东西都是这个时候?巧合我正...

  • 午后

    午后 于身于心,每天期待的必是午后,好在总能找到去处,哪怕是饭后独自出去走上一圈也觉得是种无言的欣慰。 ...

  • 午后

    初夏午后的空气 塞满着太阳的味道 听不到蝉鸣 也没有鸟叫 猫乜斜着眼 狗拖着大舌头 墙上的挂钟 分针追寻这秒针的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午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bd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