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心理婚姻育儿
5个案例,告诉你——如何给孩子「赋能」?

5个案例,告诉你——如何给孩子「赋能」?

作者: 一片清新自留地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17:50 被阅读530次

    本文作者:李小青

    全文约5000字,阅读时长约15分钟

    01

    夏日余辉,美得让人心醉。我握着小豆丁的小手,来到了一所大学校园。我们在池塘边嬉戏、在玫瑰园赏花,最后,又一同来到了激情洋溢的操场上。这里,到处是青春的气息。小豆丁迈着欢快的步伐,直奔他心心念念的那片乐土——沙坑。

    沙坑中,有一位4岁的宝贝A正在专心致志地挖着沙洞,妈妈盯着手机站在一旁。我找个地方坐了下来,从包里取出提前准备好的玩具递给小豆丁,他便开心地去创造蜿蜒绵长的小河流了。

    不一会儿,“挖沙团”又加入了一位2岁左右的小男孩B。他被哥哥的沙洞深深吸引了,便蹲在一旁认真观察,还不时用小手去“帮忙”。小B妈妈审视了一圈,发现所有的小朋友都自带了玩具,很是心疼地对儿子说:“别用手啊,我帮你找个小工具!”于是,便开始在沙坑周边四处转悠。最后终于找到了一根小树枝,于是跑过来对孩子说:“别用手,用这个!”

    小B很安静,小A也十分友好,两个小家伙虽然一言未发,却能心照不宣地你挖一下,我挖一下,配合默契。只是小B的妈妈有点紧张。她大概在担心儿子会把沙粒扬到哥哥身上,所以一直蹲在孩子身边,不时地抓住儿子的手,又不时的抱儿子离哥哥远一点。孩子表现得很乖,无论妈妈做出什么,他都没有反抗。

    这位妈妈真的很有耐心。她寸步不离地蹲在两个孩子的中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指导:“不要这样挖,你试试这样。”“在这儿挖,别在那儿。”

    半小时过去了,小A爸爸一路小跑过来,喊走了爱人和孩子。这时,小B妈妈也略显疲惫地站起身来。意犹未尽的小B见哥哥走了,妈妈也暂停了游戏,便开始不知所措,并请求妈妈继续陪他玩儿。

    妈妈有点不耐烦,皱着眉头说:“你自己玩儿吧!”

    可是小家伙有点不知所措,一个劲儿拉扯着妈妈的衣服不放。最后,孩子没能执拗过妈妈,放弃游戏,离开了操场。

    可以说,小B妈妈对孩子真的是用心呵护,关爱有加。在孩子游戏的整个过程中,她全程陪护、悉心指导。而相比之下,小A妈妈对孩子的关注就明显少了一些。这是否说明,小B妈妈就完全对了呢?

    答案是:不一定。

    小B妈妈寸步不离、耐心指导,她想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地、安全地游戏并与人相处,这个初衷是好的。

    但她一不小心,就对孩子进行了「过度保护」。不仅使自己很快心神俱疲,而且导致了“用心良苦,却成空”的局面。

    小B和哥哥一起挖沙坑——是孩子之间典型的社交场景。

    孩子的社交纽带和沟通语言,通常是「游戏」本身。这期间,也许他们彼此交流的内容并不多,但这思毫没能影响孩子们通过自己独有的方式,成功建立合作关系并搭建友谊桥梁。

    此外,小B可以通过挖沙坑来探索世界,并实现自我成长。

    成人有自己的工作,孩子也有自己的工作,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可以通过游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并以此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B通过挖沙坑来提高手的灵活性,并用手指感受沙粒的柔软触感。同时,他也在细心观察哥哥的各种创意,通过学习、反思、创新,来感知自己的力量。

    小B妈妈究竟运用了哪些错误的教育理念?

    错误理念1:阻止孩子用手挖沙。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小B需要用手触摸感知沙泣,并以此提高手的灵活性。如果妈妈担心孩子手痛,可以将小树枝放在孩子身边,由他自行决定是否使用它。

    错误理念2:频繁打断孩子。

    由于小B妈妈担心孩子将沙子扬到哥哥身上,所以才会频繁地拉扯并抱走孩子。

    这样不仅不利于陪养孩子的专注力,也不利于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

    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

    孩子进行社交时,父母可以站得稍远一点,给孩子与小伙伴独处的空间。如果孩子确实有向伙伴扬沙的动作,父母可以温柔地制止并提醒他:这样会使哥哥感到不舒服。

    千万不要因为风险意识过强,对孩子进行全面监督,并过早地干涉。这样,父母也会轻松。

    错误理念3:过度引导孩子。

    孩子与小伙伴共度游戏时光时,家长大可放手,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尽情玩耍。

    如何挖、从哪开始、用手还是工具,都可以由孩子自由选择。因为家长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与意图,盲目引导只会让孩子失去判断力。

    02

    有家长说:难道孩子用最“笨”最“差”的方法,我也要装作视而不见吗?

    是的,你完全可以。

    上周参加亲子培训课程,在小组讨论时我向大家提问:大家是不是经常遇见挺大一孩子,还在坑里栽跟斗?

    全组异口同声说:是啊是啊。然后,哄堂苦笑。

    为什么专属学走路婴儿的失误,会发生在大孩子身上呢?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家长对孩子进行了「过度保护」。

    什么意思呢?

    只要遇到坑,无论危险与否,父母就会抱起孩子绕道而行,从来不给他探索真相的权利。殊不知,有些跟斗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路。而过度保护,虽然在当下成功避险,但它实际上只是推迟了摔倒的时间,或者让孩子在未来摔得更重罢了。

    你保障了躲在身后的孩子拥有百分百的安全,但你能保证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吗?

    有些路,孩子始终要独自走一遭的。

    03

    小豆丁骑着新买的自车,在大公园里来回穿梭。

    佳佳爷爷不断称赞:“哟,刚买的自行车就能骑这么溜,真棒啊!我们佳佳的自行车还在家睡觉呢。”

    佳佳爷爷时常报怨自己的孙子没主见、胆子小,属于“跟随型”的小孩。所以他很羡慕小豆丁的特立独行:

    小伙伴们都喜欢参加小豆丁主导的游戏,还喜欢把自己独享的玩具分享给他。

    有时,小伙伴会埋怨家长为什么要让自己骑自行车,害得追不上骑滑板车的小伙伴。

    但小豆丁不会。即使有时他骑了自行车,也不会为追不上小伙伴而感到懊恼。他总能开开心心、慢慢悠悠地骑着,从不埋怨选错了车。更令人欣喜的是,所有的小伙伴都会耐心地等待他。

    并非佳佳天生不如小豆丁有主见。我们要坚信,所有的宝贝都是棒棒的,只是家长用错了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佳佳爷爷很讲卫生,在佳佳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土、玩沙、捡石头时,他总是大声呵斥:“别动,太脏!”“快起来,快起来!”

    于是佳佳和小B一样,被家长横加干涉,失去应有的判断力。

    04

    这里分享一下,小豆丁如何迅速成为自行车高手的故事,也很有趣。

    在迪卡侬的自行车赛道上,有十几个小朋友同时练习骑自行车。大的看上去有十几岁,小的有两岁。

    刚满三岁的小豆丁,还没有过骑自行车的经验,我和老公都很担心他的安全,尤其是在这条新手云集的拥挤赛道上骑行。

    定睛一看,赛道虽有一些秩序,但意外不断:有超车的、撞车的、不按跑道骑行的,不禁让人心头一紧啊。尤其是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骑着大号自行车,晃晃悠悠随时要倒的样子。

    我和老公商议决定:在确保小豆丁熟悉环境后,由他自己探索骑车之道,我们只在一旁暗暗观察。

    各种意外让我抓耳挠腮,随时都想冲出去帮忙,但最后还是咬牙切齿地忍住了。我不断提示自己——要相信孩子!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出手帮忙。

    所以,当小豆丁突然蹬不动车并憋红了小脸时、当有人撞着他的后轮催促“快点”时、当前面的伙伴拦住他的去路时,我在心里用力呐喊:“加油,小儿子!”

    正因为我和老公“心狠手辣”,所以才有机会目睹了小儿子尽乎完美的表现。

    我看到他一脸通红地尝试着各种办法,最后车终于动了;

    我看到他克制着惊慌,勇敢地对伙伴说:“等一下,耐心一点”、“你按刹车,就不会撞了”;

    我看到他没有催促小伙伴,没有堵在原地,而是机智地选择绕道而行……

    无论怎样,他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次求救于我们,他用自己小小的智慧和勇敢,直面着各种困难。

    那一刻,我内心的激动和幸福,真的难以言表。那张憋红且坚定的小脸庞,我应该永远都不会忘。

    05

    在观察小豆丁的同时,我也留意到了其他的孩子。

    在这个拥挤的赛道上,有位奶奶正在吃力地保护着孙女——一个坐在带有辅助轮自行车上、被头盔和护膝全副武装的9岁女孩。

    老人家一手操控着车把,一手推着车,而小女孩却一直心不在焉地四处张望着。就这样,持续了很长时间。奶奶没有离开半步,孙女始终漫不经心。

    正常情况下,一个3岁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在半小时内将自行车骑溜。3岁的小豆丁可以,9岁的小姑娘更没问题。但很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能够理解奶奶的良苦用心:

    她担心孩子的安危,担心孩子独自面对困难,她想通过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来帮助孩子。

    但可惜的是,由于聪明的孩子知道自己被奶奶全面保护着,无论怎样她都是安全的,车也在不断前行着,连行驶的方向都是奶奶控制着。所幸,她选择彻底放手,所以才会心不在焉地四处张望。

    或许在她的理解中,骑车是奶奶一个人的事,与自己无关。

    但我们都知道,奶奶早晚会松开双手,而孩子却要独自面对所有的问题。

    孩子还不知道「被人推」和「自己骑」真的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旦孩子遇到挫折,她很可能会抓狂:“我明明会骑的呀,明明很简单呀!怎么现在我却无法掌控了呢?怎么回事……”

    这种突如其来和超出预期的困难,会加重孩子的自我质疑。

    我想,对其他的孩子来说,骑车是从零开始;而对小姑娘来说,骑车是从负值开始,孩子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啊。

    06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一.为孩子创造成长机会

    成长需要实践,实践需要机会。在机会面前,我们必须首要做到「相信孩子」。

    这里的相信,不是指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到完美无缺,而是相信孩子能够通过亲身实践掌握各种本领,即使失败了,也会通过吃一堑,而长一智。

    二.适当「授权」。

    熟悉小青的家长都知道,我们的家庭文化是:只要小豆丁不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应酌情予以批准。

    比如玩水、香皂、土和沙,捡石子和小树枝?这类成长必经的“工作”——一律批准。担心不卫生?回家洗手就好了。

    大人扫地他抢扫把,大人捏饺子他想玩面,大人刷牙他要挤牙膏,大人叠衣服他要拆?——通通批准。

    出门前坚持询问他:你想骑自行车,还是滑板车?

    玩平板、玩玩具、搭乐高、画画,无论小豆丁做的有多糟糕,一律不乱指点,充分授权。(除非特殊情况——往下看)

    有人会拍案叫停:“这不是在娇惯孩子吗?“

    是啊。看似娇惯行为的背后,其实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孩子通过“捣乱“,可以感知身体的力量;感知自己和事物的关系;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创造与思考力;甚至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为今后走出社会做各类准备。这有什么不妥吗?

    手脏了可以洗,衣服脏了可以换,衣服拆了可以叠,积木倒了可以重新搭……但成长机会错过了,要用多少心血来弥补?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被剥夺了,要用多少心血来培养呢?这是孩子,甚至是一个成人,获得成长的必要条件啊。

    如果我们还能回想起自己第一次骑自行车,无数次摔倒,又爬起来的场景,就应该明白:谁不是从零开始的呢?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失败,才能获心智的成长。

    所以,父母一定要记得,游戏是孩子的工作,游戏是孩子的成长工具。鼓励孩子——放手大胆地去探索世界吧!

    三.适时给予支援

    充分授权,适合所有的场景吗?

    当然不是。

    作为家长,我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

    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孩子的警觉,而不是手机“叮咚”声。比如当孩子准备触碰电和刀等危险品时,或当孩子正在学游泳时,只有时刻保持警觉的家长,才能做到及时保护。告诉孩子这样做意味着什么,而不要只是say no。

    不要企图通过呵斥让孩子长记性,更不要过分相信孩子能照顾好自己。

    其次,留意支援孩子的「最佳时机」。

    当孩子出现退缩、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以及孩子主动提出需求时,家长应及时提供有效支援。

    相反,如果孩子正玩得尽兴,同时并未提出任何求助,我们应视情况避免“未雨绸缪”。

    孩子受表达能力所限,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是——「情绪化」。

    当他们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会表现出各种焦虑,甚至会暗示自己“我不行!”。家长应在这个时候,及时提供支援。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如果孩子多次受挫,都没能及时从父母那里获得有效帮助,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在内心深深埋下自卑等心理问题,养成一遇到困难便选择退缩或自我贬低的思维习惯。而这些,直接影响孩子成人后的生活。

    当孩子主动提出需求时,我们应当表扬他们「有话大声说出来」,然后不要急于告知答案。

    你可以首先表示对他的理解,然后引导他自己想出办法。即使这个答案是错的,也是值得一试的。如果孩子实在想不出来,你可以给他出一道选择题,或者一点点逼近答案,最后由孩子提出。

    这会让孩子变得更为自信,并获得安全感。

    因为这不仅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有能力通过思考和探索来解决问题,而不完全依赖父母;同时由于父母的理解与宽容,会让孩子相信你不仅是他强有力的后盾,更是他最知心的朋友。

    记住: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信任、授权和适时的支援,是父母成就孩子探索世界的三大法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也许有一天,孩子会感谢你今天的理解和付出,感谢你赋予他探索世界的权利与机会。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小青,在公号等你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个案例,告诉你——如何给孩子「赋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cn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