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的规则

作者: JohnMarti | 来源:发表于2020-10-17 01:32 被阅读0次
古代军事阵型

《孙子兵法》它是对前人的兵学文化成就的一种尊重借鉴和继承。里面讲到了一些原则,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这就是对之前的古兵书——“古司马兵法”里面那些原则的一种继承,古代打仗它是讲规则的,礼乐文明的背景下是贵族社会,打仗讲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帜,自己不做偷鸡摸狗的事情,不做偷袭这种下三滥的事情。

古司马兵法指的就是西周时候形成,一直延续到春秋前中期还在普遍运用的那些军事规则军事条例,它不是一本具体的书,是一类书,也就是只要在这个阶段的凡是军事学方面的文献都可以笼统地称为古司马兵法,它是一个集体意义的著作,公家的档案文献,而不是像《孙子兵法》一样的是一本个人创作的专著。

古代打仗有很多规则。强调军队打仗时候它要师出有名,强调打仗的时候有许多限制,不加丧、不因凶,什么意思?人家办丧事的时候、死了国君的时候你不能去打,现在倒过来了,这样的话正好是人家群龙无首,可以去打他。不因凶是什么,人家闹灾荒的时候、发生凶年的时候,也就是说地震、水灾、旱灾这个时候你也不能去打,这些限制都是很明确的。

但是到孙子那个时候就不一样了,前人讲的打仗的时候要成列而鼓,要摆好阵去打,打仗在战场上要遵守一些礼仪的规则,逐奔不过百步,就是敌人打败了,你追击的时候不能超过一百步,你一百步没追上你就放过人家。这就是后来孟子讲的,为什么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不是一百步笑两百,不可能,因为最大的距离就是一百步。

另外人家主动退去了,你可以跟踪追击,但是最大的距离也是三舍,一舍每天行军的距离就是30里路,三舍就是90里,所以人家主动让步了,退了三舍,你不能再追了,所以叫做退避三舍,而不可能是退避四舍。

现在想来人类反而是倒退了,以前连行军打仗都讲规则,现在的人反而把规则看的很淡,一切基本都以技高一筹为尊,我们黄老教我们课时,小师妹最努力,笔记几乎记满,然后老是看到黄老表扬她用功,一开始觉得她挺难接近的,又冷又忙又不爱娱乐生活,感觉像个老年人,时间久了,才发觉她只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也难怪是黄老爱徒。黄老说一切谋略学的基底必须其身要正,先修道家,也就是你知道了凡事即使步步算到位,天时不利一样无成。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人生有时还是要靠坦诚。

相关文章

  • 古代打仗的规则

    《孙子兵法》它是对前人的兵学文化成就的一种尊重借鉴和继承。里面讲到了一些原则,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这就是对之...

  • 古代军队的潜规则

    古代战争时期,军阀混战,邦国林立,军队打仗有个潜规则就是抢劫,抢劫对方,瓜分财帛子女。 为啥要抢呢?为了给军队福利...

  • 产品的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 古:古代打仗指天气环境对我方有利; 今:产品启动匹配恰好的时间窗口; 地利 古:古代打仗...

  • 古代人是怎么打仗

    古代人是怎么打仗? 现代人只能从影视片当中感受到一些。影视片的打斗场面主要体现在艺术性。真正古代战争绝对不是电影所...

  • 杂谈| 希波战争:谁是真正的野蛮人?

    现代人打仗,靠科技,古代人打仗,靠武力。而希腊人打仗,一半靠信心,三分靠帅气,剩下几分看运气! 左手执盾,右手持刃...

  • 三国时期,当钱粮不足时,曹操和刘备是如何养活军队的?

    古代打仗必须有钱粮兵马,士兵还得有军饷,军官也要有俸禄以及其他的奖赏。如果财力不够,别说打仗,可能连军队都养不起。...

  • 古代兵器戈的由来

    古代打仗的军人都是由农民组成,他们平时是农民打仗时就上战场,他们自带武器,他们带的武器就是镰刀,那种长把镰刀,这种...

  • 明夷卦六四爻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出于门庭。 古代军队打仗,左为后退,右为前进。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出兵打仗为下策,偏...

  • 历史上生女比生男好的时期,原来真的有“重女轻男”现象

    在古代传统农耕社会下,男人比女人有诸多性别优势,古代王朝的统治者们也更看重能服兵役打仗的男丁。古代以男丁作为家族传...

  • 战争

    古代最无可避免的便是打仗,这是从古至今都不断发生的政治行为,打仗作为一种政治的延伸,胜利便是至高重要的,但是如何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打仗的规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hx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