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f74c50fb135a2411.jpg)
由金钏之死,我们不难看出,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隔阂有多大,上层人毁掉下层人的命运是一件多么轻而易举的事情!金钏之死,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给各色人等带来各种震动,可是震动一过,便渐渐平复,最后只剩下一丝涟漪,终于被人遗忘。
若从多方面深入探究,金钏跳井原因有四:其一,受封建思想影响,认为只有攀龙附凤才能出人头地,她被王夫人赶出去,要给她配小子。而一旦失去贾家这座靠山,接受不了残酷的事实,只能去寻求解脱。其二,迫于家庭和外界舆论的压力。其三,与命运抗争,只有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发泄自己对这个社会的不满和愤怒。第四,金钏调戏宝玉吃嘴上的胭脂,在王夫人房里调情,金钏死后宝玉的表现,二者不见得有多清白。王夫人斥责金钏,宝玉没有一句辩白,爱上这样一个人,也够不幸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f37422c14a3cee0e.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5f126e24e3cb6b0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6e0707df189ff3b7.jpeg)
金钏之名正与宝钗相对,小红之名正与黛玉相对。何也?由小说的交代可推知,金钏本姓白,即“白金钏”,正可与“薛宝钗”三字相对。小红本名红玉,乃林之孝之女,即“林红玉”,正可与“林黛玉”三字相对。“白”与“雪”均属颜色,“金”与“宝”均示其贵。“林”与“林”同姓,“玉”与“玉”重名。“钗”为头簪,“钏”为手镯,均为女子首饰。点唇用“红”,画眉用“黛”,皆系妇人化妆用品。这样的对映关系,不可谓不巧妙啊!
在小说中,袭人、晴雯、金钏、小红,俱为钗、黛的影子人物。袭人、晴雯,作为钗、黛的一对“外影”,对映了她们各自性格的“正面”;而金钏、小红,作为钗、黛的一对“内影”,则照出了她们性格中的“另外一面”。作者此种设计,亦是《红楼梦》之“风月宝鉴”性质,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一种直观体现。
外影:宝钗、袭人——温柔豁达,心思缜密;黛玉、晴雯——口齿伶俐,纯净率真。
内影:黛玉、小红——聪慧脱俗,观念超前;宝钗、金钏——传统守旧,性格刚烈。
反影:黛玉、晴雯——非世俗性,真实率性;宝钗、袭人——圆通世故,八面玲珑。
金钏赞
金钏金簪落井之对,与汉高祖对楚霸王龙驹龙驭之喻相仿佛。顾霸王不杀高祖,而王夫人已杀金钏,是喑哑叱咤之雄,尚慈于持斋念佛之妇也。于是乎杀机动矣,大观园之祸亟矣。读《红楼梦》者,且不暇为金钏惜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f0c034e69e9ca33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