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诸葛亮的我们

作者: 科白 | 来源:发表于2018-10-09 08:51 被阅读40次

“事后诸葛亮 ”的事,在我们国家算是屡见不鲜,不足为怪了。说白了这就是咱们国人的通性,正如胡适先生当年所写的《差不多先生》,我们有何尝不是那个“差不多先生”。
很多人口中说着:“哪能做到尽善尽美,差不多得了。”就因为这句“差不多得了。”稍有疏忽,那将是惨痛的代价。温州动车事故仅仅因为调度失误,酿成悲剧。倘若稍加重视,那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我们总以为那是细微不足为妙的事情,往往引起大患。正如“祸患常积于忽微。”
犹如《扁鹊见蔡桓公》那篇文言所说,扁鹊说桓公有病,桓公不信还说自己小毛病不足为惧。然后最后病入骨髓,回天乏术。小的毛病不在意就会形成大毛病,小的隐患不重视就会形成大的隐患。
日本,德国这些曾侵略我们国家的侵略者,现在想想还让人咬牙切齿,但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德国人,以严谨认真著称。如大到重型机械设备,或小到螺丝钉,甚至连一双普通的丝袜也要做到极致。
然而再瞧瞧咱们国家。空姐打滴滴出事了,滴滴才想起了人脸识别,一系列安全措施。可是有什么用呢?难道每次非要悲剧发生,以血的代价让我们得以重视吗?
不久前青岛又有双胞胎姐妹花溺亡的消息,这时才想起禁止游泳,设立防线得一系列措施。我只想问一句:“早干吗去了?”如果早这么弄,悲剧还会发生吗?
我们总干这些打脸的事情,“白色污染”以前宣传又方便又省事,别说污染问题,连一点负面影响都没提过。难道没有一点预见性吗?
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觉得咱们千万不要“亡羊补牢”,真到那时,即使“补”也晚了。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言“通古今之变”,同样的错,我们还要犯第二次吗?不该吸取些教训吗?难道非要发生大祸,才能让我们觉醒吗?
“事后诸葛亮”是万万不能的。你说错话,可以改。做错事,可以改。可生命仅此一次,一切不以他人为生命为准则的设定,我觉得都是蓄意谋杀。我希望今后少听到些”事后诸葛亮“的事情,多听到些让人暖心的事情。多问下自己:“这样合理吗?”与其事后诸葛亮还不如事前诸葛亮,任何事做得防患未然,尽善尽美不好吗?

相关文章

  • 事后诸葛亮的我们

    “事后诸葛亮 ”的事,在我们国家算是屡见不鲜,不足为怪了。说白了这就是咱们国人的通性,正如胡适先生当年所写的《差不...

  • 清醒思考的艺术(二)

    事后诸葛亮偏误:“事后诸葛亮”也就是“马后炮”的意思,指的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之后才说自己早已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这种...

  • 事后诸葛亮偏误

    我们是事后诸葛亮偏误(英语叫作“hindsight bias”)的受害者。 今天,任何人重读2007年的经济预测,...

  • 这些思维坑,你用什么姿势跳都不对!

    导语: 我们常常会我们会掉入很多的思维陷阱:为什么我们总是容易“事后诸葛亮,事前一只猪”;为什么世界上真的会有奇迹...

  • 事后诸葛亮

    我从来不做事后诸葛亮,这是原则问题。 生活中有很多事后诸葛亮,我对他们嗤之以鼻。这些人的做法我实在是接受不了。真正...

  • 0813晨读感悟---这不是最好的回答

    分享的书是《反直觉思考:斯坦福大学思维自修课》 事后诸葛亮 很多时候一旦出现发生错误或者想法都会有事后诸葛亮的人。...

  • 日记II周总结

    日记II周总结 上周完成了第二次测验,有必要再做一次总结。 有人说这是事后诸葛亮。但是我想,从事后诸葛亮到事前诸葛...

  • 听书《精益创业》:学习

    在精益创业模式中,我们要重建“学习”的概念。我们将之称为“经证实的认知”,经认识的认知不是事后诸葛亮,也不是用于掩...

  • 为什么“事后诸葛亮”的股民,最后都是亏损的?

    “我就知道这个股票要涨,还好我机智!”相信这种“事后诸葛亮”的想法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们真的机智吗? 其实我们一...

  • 【晨读感悟】知道这些,你才能不做事后诸葛亮

    “事后诸葛亮”又称“后见之明偏见”,意思是指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那应该如何不做事后诸葛亮呢? 1 一次考试,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事后诸葛亮的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zs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