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专注技术驱动的高科技风险投资?
1、资金过度关注互联网模式创新-估值优势
从14年开始,过多的资金和创业者拥挤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以模式创新为主的创业企业。科技领域不论是投资还是创业经常被大家忽视,形成了相对低洼的投资蓝海市场。尽管在个别明星项目上,科技领域的成功投资项目回报倍数,可能不及互联网领域上百倍的回报诱人,但整体看,科技领域投资的成功率大幅高于互联网企业。
2、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刚需市场
从国内大的产业结构看,供给侧改革是众多产业的重组,这有利于形成更具规模的各行各业产业领导企业,这些领导企业的出现是产业升级的前提,而这些产业升级的需求为国内的高科技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刚需市场空间。
3、互联网技术与产业技术的融合-跨界机会
受益于互联网技术过去近20年的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过去这部分集中于消费互联网行业,当前已经非常清晰地看到互联网技术在与产业工业中渗透融合,这产生了很多跨界投资的机会,尤其物联网企业、以及产业互联网等。
4、技术催生新产品品类和新行业-巨大空间
同时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产品品类,创造了新的行业,比如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无人机、VR、AR、服务机器人等,这些之前更多概念型的产品,在过去5年内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这种从无到有高速增长的市场,为相关参与的创业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5、投资人门槛高,要求专业专注-竞争优势
从过去投资结果看,失败率即投资亏损率在10%以下,首先是因为科技领域创业门槛相对较高,更像是精英创业,创业者通常有较好的技术和企业经营基础,不同于互联网过多年轻人草根创业,成功概率天然有优势。
二、选择投资怎样的高科技企业?
1、高天花板的成长空间--倾向于平台技术型,不局限于下游一个行业
首先我们喜欢创业企业天花板非常高,有成长空间,有想象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倾向于投资平台型的技术,这类技术和产品有很好的下游市场可扩展性。
后边我会讲到比如我们投资的高端光学镜头技术,光学是基础工业,从安防镜头,到车载镜头,到消费电子镜头,到电影拍摄镜头,有很多的应用市场,这类企业当前立足于某几个相对市场和产品成熟领域做到一定规模,但中期仍然有很多的可扩展性和可想象空间;比如我们投资的指纹识别公司,也是这一类,从智能门锁、到手机到可穿戴设备,到支付,但凡需要身份ID识别而又不易有输入面板的场景都会有广泛的应用,再比如我们投资的物联网高可靠性连接技术,从医疗,到电力,到工业,但凡需要高可靠性、实时安全设备联网的场景,均会需要这样的技术和产品。
2、终端市场健康景气--面向消费、医疗健康、食品、体育娱乐的上游科技
科技一定要有落地的产品和市场需求,即科技产品的最终下游及终端市场要健康景气。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我们更愿意投资于面向消费电子、医疗健康、食品和体育娱乐的上游科技技术。而以周期性行业为代表的上游技术或产品,比如机床、化工、传统设备等的上游,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当前的资本市场制度和环境,要求我们投资的退出主要是以并购为主,以并购退出为主要通道就要求在投资时的标的要极具战略价值和稀缺性。我们倾向于投资能够有成为未来行业领导企业潜质,或是在某细分领域极具优势的企业。再以光学镜头这家公司来讲,中国做低端镜头厂商一大堆(定焦镜头)为主,但真正能做变焦镜头的就屈指可数了,真正能量产高端变焦镜头同时具备自身光学设计能力的全国就只有2家。
3、行业地位或竞争优势突出--未来行业的领导企业或细分领域的优势企业
真正有技术门槛、竞争壁垒的科技产品或服务,玩家数目一定是非常有限的。在产品的特质上,我们喜欢高客户粘性的产品,客户切换成本相对较高,这往往要求这个产品不是标准品,需要一定的定制工作,而一定程度的定制恰恰也是我们国内的科技公司和国外巨头相比,在本土市场最大的竞争力。
4、高客户粘性和较稳定生命周期的产品--竞争优势易持续保持
在产品的特质上,我们喜欢高客户粘性的产品,客户切换成本相对较高,这往往要求这个产品不是标准品,需要一定的定制工作,而一定程度的定制恰恰也是我们国内的科技公司和国外巨头相比,在本土市场最大的竞争力。
国外巨头,很少会为一个具体行业或客户去定制产品,往往是一个产品类型针对全球市场,另外他们的研发力量通常不在中国,响应速度和成本也不支持国内市场进行定制服务的工作,而这恰恰是国内很多科技公司的优势。
另一类就是把你的产品深深绑定进了客户的认证体系或行业认证体系中,客户粘性也是非常高的,典型的是汽车前装市场,很难进入但也很难被替换,医疗器械市场核心零部件也是,通常零部件需要和医疗器械一起去过FDA、CFDA认证,认证通过后,被切换的成本极高,丢失客户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另外从产品的生命周期上,我们喜欢相对稳定生命周期的产品,尽量在两年以上,这样公司相对容易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消费电子类终端产品就是典型的生命周期过短的一类市场,大家会发现手机市场老大位置除苹果外,其他基本都是轮流换,前几年小米不错,这几年华为起来,迭代太快的产品是很难保持每一代产品都成功,以让企业保持持续领先地位的。今年我们放弃了一家做太阳能正极银浆材料的项目,这一点也是一个核心原因,公司从去年全年才2000万销售,成长到今年每个月能做到2000万以上销售,速度虽然不错,客户导入也很不错,但这个产品的特点是每年一次升级,所以今天你打败了杜邦、硕禾这样的竞争对手,只是说明在今年你的这代产品打败了杜邦和硕禾今年的产品,所以财务表现很好,但明年新的产品出来,一切都有可能变化,这样公司的持续竞争地位是难以得到保证的。
5、规模经济性和易可扩展性--易迅速做大规模并建立规模优势
创业企业要成功,一定要实现高成长,这里边就有两点考量,一方面企业的商业模式要具备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和易可扩展性,容易迅速做大规模。这是为什么我们大部分的投资都是产品公司,产品公司的模式往往都是客户重复采购模式,在可持续成长性上是优于项目型公司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是完全排斥项目公司,我们过去投资过一家项目型业务的企业,做机器人系统集成,投资3年,业务量从5000万成长到6.5亿,也是很惊人的速度。但通常情况下,项目型的商业模式,我们会更谨慎。这里我们更看重单个项目的规模,能否都是在几千万这样的级别,另外能否建立起平台型可复用的设计、技术和模块型产品,以及公司的项目管理能力。
6、资本强度低且弹性高--供应链完善、高毛利、低流动资金、历史融资少
另一点的考量是,能否用尽可能少的资金就能推动科技企业高速成长,而非走到传统的大量固定资产的投资模式或是互联网一轮一轮的营销烧钱模式。我们倾向于选择供应链配套完整的产业,科技创业企业可以专注于市场、研发和产品,可以充分利用供应链的产能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好的产品一定是高毛利的,如果你的客户离不开你,你就能谈到更好的付款条件,实现低流动资金占用,这些都是一家科技企业究竟有无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我们倾向于选择这类资本强度低,历史融资或借款金额不高的创业企业,通常资金对他们的弹性非常大,几千万资金的投入可推动这类企业实现跨越式的高速成长。以先前提及的机器人集成公司为例,从5000万业务量成长到6.5亿业务量,我们第一次就投资了1800万人民币,公司今年初融资了2900万人民币,银行贷款不超过1000万,这在机器人集成公司中绝对是个另类。
7、企业家精神和较完整团队--倾向于外企等大型企业中高层创业团队
最后谈到团队,首先我们强调的是企业家精神,团队相对完整,但有非常清晰的老大地位的人,中国不适合平等创业的团队构成。从背景看,我们倾向于外企等大型企业中高层的创业团队。科技企业最初往往都是要么销售导向的人创立,要么技术导向的人创立,团队往往缺位,这里也要求投资人有较强的补充完善团队的能力。这里有对外和对内的工作都要去做,对外需要有你的圈子和人脉资源能找到好的人才,对内需要说服企业家及其核心班子去接受这么一个人,帮助新人能真正融入到团队中。
我们过去投资过一家做电动车驱动和电机的企业,刚开始时企业偏向研究院形式的运作,客户的项目都接,但转化为产品很困难,很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创业者研发出生的背景,后来我们帮助从松下引入了一位高管来做他的常务副总裁,在企业的产品化过程以及搭建供应链实现量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他到这个企业已经4年,和企业家配合得非常好,稳稳的二把手位置,企业也发展得非常好,去年被上市公司整体并购。
三、我国政策大力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
科技的成长最能穿越宏观经济周期。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放缓,不像前10年各行各业都存在高增长的机会,过去也真是这种高增长的机会,给中国的PE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过去很多PE机构偏交易型和商务型,项目确定性强,拿到项目是最关键竞争力。但往前模式已变,并非各行各业存在广泛增长机会的时候,要求投资机构有很强的专业性去甄别具体领域的增长机会。
宏观去看,尽管整体经济速度放缓,但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有很多领域的趋势是确定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不断下滑,老年人人口不断上升,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各行各业机器替代人都是必然,也决定了中国未来民生医疗相关市场的前景。
另外举两个例子:
例1、通过网络连接的设备,这个才呈现指数级增长,从我们当前以消费电子为主的联网设备发展到更广泛的工业、医疗、汽车等设备,联网的设备数量复合增长率高达23%。
例2、我们看汽车的电子化率趋势,电子化的驱动由两方面,一方面是电动化,一方面是智能化。
这些趋势是很明确的,不管你明天GDP是6还是5,这种中期的发展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而我们围绕这些主流线条去投资,成功的概率就会高。
四、未来十年的最大机会-物联网(物与物和人的连接)
物联网是未来十年最大的机会,也是我们最重要的投资方向。物联网简单理解,就是把物理世界的信息获取并传递到网络世界,经过网络世界的处理再去影响物联网,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连接。
五、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
得益于互联网的技术发展,通信技术、数据处理过去指数级进步,这也推动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更多节点、更好实时性,更大量数据的物联网应用中,从GOOGLE、微软、GE、软银、IBM、西门子。
我们可以看到巨头在物联网的战略布局:
GOOGLE从14年收购NEST到今年的GOOGLE HOME,从智能家居切入;微软的AZURE云事实上就是想做物联网的操作系统;GE希望到2020年,其软件收入达到150亿美元,是其当前的3倍,其中大部分来自于他的PREDIX平台,PREDIX在云的更上一层,整合了很多工业设备的运行数据和分析模式,尤其航空、能源领域;软银孙正义是以更大的决心收购了ARM,这家但凡涉及到嵌入式设备的计算中90%以上都逃不掉的CPU公司。
物联网不是简单地实现设备与设备的网络连接,而是要让设备通过连接更加智能化,设备智能化的实现,一部分需要后台云大量处理物联网收集的数据,更多地分析去学习,看到以前我们看不到的规律和模式,另一方面要求设备本地需要进行处理和计算,而这就是ARM的天下。孙正义的这次收购对物联网的影响,尤其物联网终端这个环节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从第三方的研究机构看,联网的设备数量从2014年到2020年会增加到500亿个,复合增长率23%,这么多设备的连接,会带来连接方案、数据处理和应用的广阔市场,全球看是万亿美元级,中国是万亿人民币级,复合增长都在20%以上。
六、如何把握物联网的投资机会
毫不夸张的说,物联网已经是现实而不是趋势,下一个GOOGLE、阿里一定会在这个领域诞生。
我们把物联网分成4个环节,终端、网络、数据和应用。我们现在了解到的工业4.0、智能家居、数字医疗以及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等,都是物联网在各个垂直领域的具体应用。
1、终端
从终端看,我们当前最关注的是两类,一类是信息采集和协议转换,信息采集涉及到几个不同的方面,一类是各种传感器,一类是需要去读取现有设备控制系统中的信息并转换成网络的协议,另外在设备终端需要很多的人机交互技术,由于通常终端缺乏屏幕,所以语音的交互、以及指纹ID的认证都是有广泛的应用,GOOGLE HOME的交互就是以语音为重点,我们投资的光学镜头也可以理解为传感器的这个层面,好比眼睛的眼球,CMOS 传感器更像是视网膜,就好比人一样,视觉是智能设备最基础的信息来源。
2、网络
另外我们需要支持数据采集后能够联网传输,这一方面终端需要支持组网通信,如支持WIFI\蓝牙\ZIGBEE等局域组网传输,也有一些设备数量较少,直接通过GPRS\3G\4G通过广域传输,包括现在很受关注的NB IOT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技术,简单理解就是对传输数据量要求不高,但节点数特别多,功耗要求特别低的场景有广泛应用。
3、数据
由于物联网的设备不同于互联网的设备,这些设备经过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有很多不同的协议,不像互联网都是TCP/IP,所以对于物联网的网络设备有很多协议转换的工作,另外物联网的特点是节点多,大量节点往往同时并行传递大量实时数据,尤其在工业现场,这对数据库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数据如何传输到云存储到云要求更多的工作,国内不少创业公司在这个环节。
数据云平台这个部分,巨头林立,微软、IBM、亚马逊、阿里云、360等都有相关产品和服务,但物联网真正数据量巨大的客户,尤其在国内,往往更倾向于私有云,有安全性、成本以及响应速度的考虑,我们认为国内公司更多的机会在私有云。
4、应用
基于终端、网络和数据平台的基础,大量采集的数据需要真正进行应用,这就需要各垂直领域的厂商介入,这里的玩家比较多,工业信息化厂商、智能驾驶厂商、数字医疗厂商等。这构成了整个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和体系,当前的阶段还在处于让大量设备连接实现稳定可靠上网的阶段,好比99年左右的消费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会随着这些基础架构和体系的不断完善而不断向前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