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18-20年初婚姻育儿专题精选心理
什么样的父母可以培养安全依恋,什么样的父母更容易造就“不安全依恋

什么样的父母可以培养安全依恋,什么样的父母更容易造就“不安全依恋

作者: 八段锦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20:35 被阅读76次

    这是我的免费音频课《八段锦讲苏东坡:积极心理活字典》中《原生家庭》的第四集。

    上一节课《培养孩子的依恋,最需要“妈妈的味道”》中讲到依恋对人的重要性,什么样的父母会培养出不安全依恋的孩子,什么样的父母可以培养安全依恋呢?

    静止脸实验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Dr.Edward Tronick做过一个经典的研究,“静止脸实验”(面无表情脸实验)。

    妈妈带着四个月的宝宝来到实验室,她先是很正常地和孩子互动,微笑着和他说话,随着他咿咿呀呀做出相应的反应。

    宝宝用手指向一个地方,妈妈就会转头去看。

    然后,妈妈被要求不许有任何表情。几乎是在妈妈板起脸的瞬间,宝宝就敏感地发现妈妈很不对劲。

    他试图引起妈妈的注意,没有效果。然后他用很夸张的动作吸引注意,开始大叫大闹。

    像刚才那样伸出手指,看看妈妈会不会像之前一样转头去看,但是妈妈依然没表情也没动作。

    宝宝困惑极了,转头看向房间的另一面,好像在寻找答案。

    最后,他彻底崩溃了,挥舞着手臂投入地哭了起来。

    来猜猜看,这个小宝宝从不解、探索,直到抓狂,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是,两分钟

    让宝宝抓狂,只需要两分钟不对他做出任何回应。

    为什么说形成依恋是有最佳时限的(一般是指6个月—3岁),因为小宝宝不能理解养育者的不回应,不像大人可以猜测原因,ta也经不起太多的失望。

    这和“习得性无助”实验的原理是一样的,当你发现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回应,就陷入无助。

    曾经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教养理论叫“哭声免疫法”,为了让宝宝从很小开始学会自己睡觉,就让ta使劲哭,主张“想哭就哭吧,不要管它”。

    “哭声免疫法”的核心是让孩子“耗尽”,耗尽心力后就能乖乖睡觉了。

    这个方法的确可以让大多数“力气有限”的孩子学会停止折腾,但是同时也“耗尽”了他们对于得到帮助和支持的希望。

    常常拒绝、排斥和忽视孩子的父母,容易培养出儿童自我贬低和无能的工作模式 ,阻碍他们去大胆探索世界的行为。

    回避型依恋

    丹尼尔·西格尔在《第七感》中讲了一个小来访者的故事。

    琳恩的妈妈遭遇了车祸,这之后琳恩就变得沉默寡言。她被送到丹尼尔这里做心理治疗的第一周时间中,丹尼尔看她,她就把眼光挪开;和她说话,她也一声不吭。

    治疗的转机是在琳恩看到房间里有录像机开始的,她表现出很感兴趣,并在下一次咨询的时候主动带来了一盘录像带。

    在录影里,琳恩还很小,妈妈把她举到空中、又紧紧抱在怀中,两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看录像的时候琳恩第一次展开了笑容,她告诉丹尼尔,“那是妈妈过去的样子。”

    原来,琳恩的妈妈在遭遇车祸的时候损伤了脑神经,那之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没兴趣和家人说话,也不看任何人。

    也就是说,妈妈现在就像一个不会醒来的“静止脸”,而琳恩就像实验中的那个孩子,各种尝试都失败以后,她就封闭了自己,也变成了一个“静止脸”。

    还有一些妈妈虽然没有遭遇车祸,但也因为种种原因,像琳恩的妈妈一样不能正常回应孩子。

    这样“回应无能”或者说“爱无能”的父母(早期妈妈的作用更大),他们本身是“冰冷”的,缺乏足够的心理能量滋养别人,容易培养出“回避型依恋”的孩子。

    一方面,孩子可能会模仿学习妈妈的冷淡和封闭;另一方面,因为无法得到回应,孩子发展出了防御策略,就是封闭自己、不再要求回应,这样可以避免再次失望。

    就像有些人,不谈恋爱是害怕被伤害一样。

    回避型依恋的核心感受,是“绝望”。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

    矛盾型依恋

    还有另一种父母,他们不总是“冰冷”的。

    小雪的妈妈就是这样。她有时候对小雪特别好,搂在怀里又亲又抱,还很耐心地听小雪讲的每句话;但是,有时候她会突然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

    每次小雪放学回家,都要小心翼翼地观察妈妈的脸色。如果她看起来很和善,小雪就松了一口气;反之,她就要特别小心。

    情绪不稳定而且很专横的父母,时而对孩子特别温柔,时而又特别暴躁,两者的转换完全没有什么规律性,孩子没办法预料他们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应自己,所以就会无所适从。

    就像“静止脸实验”中的小宝宝,妈妈一旦恢复了正常,他也恢复了正常;但是如果妈妈总是反复这样变化,一会好一会坏,他就会很焦虑。

    他们感觉父母好像一会很喜欢自己,一会又很讨厌自己,所以很难形成稳定的自我感;

    他们想留住那个对自己好的父母,所以就学会了讨好,成人以后也急于抓牢不稳定的关系,害怕很快就会失去,特别容易投入一段感情;

    但是他们也非常担心关系不像他们期待得那么美好,一旦出现什么情况,很容易唤起童年挫败的感受,他们会选择逃离。

    这就是焦虑/矛盾型依恋(抗拒型依恋),矛盾型依恋的核心感受,是“恐惧”。

    研究者在这两种不安全依恋的基础上又发现了一种“紊乱型依恋”(混乱型依恋),这种依恋是由更高风险的父母养成的,比如吸毒者、虐待者或者躁郁症患者等,他们和婴儿的互动缺乏协调。

    混乱型依恋比回避型和矛盾型更糟糕,后两者至少还算一种策略,可以帮助他们应付生活。而混乱型的孩子完全没有发展出有效的策略,他们被彻底吓坏了。

    安全型依恋

    依恋,是一种强烈、持久、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情感联结。

    和前面几种依恋相反,有合适的回应而且比较稳定、有关爱和热情、心理比较健康的父母,可以培养出安全型依恋。

    多和孩子保持交流,眼神的、身体的、言语的;

    多和他们玩,给他们好吃的,让他们经常感到心情愉快;

    对孩子的情绪,包括痛苦、欢乐、郁闷等等,能够及时察觉,并做出回应;

    这些都能有所帮助。

    可是,孩子的要求似乎是无止境的,父母还有来自生活的各种重压,怎么能做到既满足孩子的要求、又保证自己不会崩溃?

    温尼科特提出一个概念“刚刚好的妈妈”(good enough),这个翻译容易让人误解为恰到好处的完美妈妈,其实本意是及格就够了。

    父母也是人,要求过高受不了;太想做个好父母,反而容易焦虑,会把事情搞砸。

    要么是过度关心孩子,让他们不能安静地按自己的心意生活;要么会因为自己太辛苦,抱怨和过度要求孩子。

    怎么放弃完美父母的妄想,不要过度呢?

    温尼科特给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适应”不是让孩子来适应你,而是你要去适应孩子。

    父母总会本能地以为,我们比较能干,我们要去教育孩子,而实际上,孩子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不同的个性特点。

    刚出生的婴儿是很脆弱的,这个时候要学会适应他们的需要,而不是对他们提出过度的要求。

    比如“哭声免疫法”,通过故意不满足需要来塑造孩子,让他们“听话”,这样的“塑造”只会逼孩子放弃他们正常的本能。

    在孩子不断长大的过程,又要学会观察他们的能力和愿望的发展,有一些事情就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这个时候父母要学会一点一点往后退。

    对于有些父母来说,他们愿意掏出整颗心奉献给孩子,但是他们就是做不到放手,这种爱很容易剥夺孩子的活力和探索精神。

    不过,孩子并非是完全被动的。

    荷兰心理学家VanDenboom提出了依恋与探索行为的双向模式。

    她的研究证明,可能影响幼儿依恋行为的因素包括:内源性变量(如幼儿气质中的易激惹性),幼儿的内部工作模式,母亲反应的敏感性,影响母亲行为的两种外部因素(社会支持和压力)。

    也就是说,幼儿先天的气质类型也是影响建立依恋的原因。敏感型的幼儿,可能对回应的要求更高,也让父母感到更难以满足。

    父母本身也会因为缺少足够的社会支持和压力的影响,做不到那么“刚刚好”。

    不过,父母不需要太自责,没有安全依恋的孩子也不需要太悲观。

    心理研究已经发现,不是和父母相处不好的孩子,成人后都不能拥有愉快的爱情、婚姻和亲子关系。

    虽然依恋类型很重要,也有形成的关键期,但是并不是像通常认为的那样,一旦形成就不能改变。

    在一项持续时间只有几个月的研究中,竟然有高达25-30%的人改变了他们的依恋类型。

    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人们表现出的依恋类型,都和关系另一方的行为以及他们创建的这段关系有关。

    想象一下,当遇到的对方,是一个全心依恋你的孩子,你会怎么样呢?

    如果你受过伤害,怎么才能成为孩子温暖的原生家庭?我们下一节继续讲。

    【总结】

    今天是“原生家庭”的第四节,“依恋类型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冷淡、忽视的父母容易培养回避型依恋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和蛮横的父母,容易培养矛盾型依恋的孩子;虐待、有严重心理疾病的父母,容易培养紊乱型依恋的孩子;热情、心理健康、回应及时而稳定的父母,容易培养安全依恋的孩子。

    【小练习】 “静止脸”体验

    这个练习需要三个人一起做。一个人扮演“孩子”,一个人扮演“普通母亲”,一个人扮演“母亲原型”。

    孩子可以提出各种要求回应的信号,比如要求母亲看自己,要求她和自己说话,或者求抱等等,普通母亲可以交替采用不同的反应,有时冷漠,有时回应。

    当“孩子”感觉很难受的时候,可以到“母亲原型”那里寻求安慰,“母亲原型”尽可能提供无条件的支持。

    可以通过这个练习试着体验“有回应”和“无回应”的感受,也可以了解我们通常吸引关注的策略。

    提醒:不要和孩子做这个练习;当练习者感到难受的时候,请及时停下来。

    · 未完待续 ·

    作者 | 八段锦,简书心理推荐作者,教育心理学硕士。

    出版两本心理专著,从建筑师到专栏作者+讲师,一直在努力让心理科普真实、有效、明白,喜欢解读心理书,让所有人都能轻松学懂心理、自我成长,关注主题“了解自己”和“美好关系”。

    原创不易,您的评论和点赞对我都很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样的父母可以培养安全依恋,什么样的父母更容易造就“不安全依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lq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