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喜欢18岁的样子,就两句话,我觉得每一个自己的18岁都像是一个期待着追问的目光,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的18岁。
——白岩松
┗----------------------------------------------------------------
01
可以说,我就是一个月前看到白岩松的话才一直心里耿耿于怀,在这段时间里,我时不时地想起他对18岁的看法,想想我的18岁,真是好巧,我正好今年也18岁。
在18岁的年龄里,遇到有那些卓越的前辈说着他们的18岁,莫不是一种巨大的新鲜感和激动。我此时此刻就经历着这样的心情。我真的太想听他们说的了,不管对不对,符不符合我的三观,起码我看到的是丰富的见识,眼界,还有经历。
我觉得在我成年前的人生中,我做到的最好的一点就是,我深刻地意识到这个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对与错,正确不正确,我们很多时候评价很多东西的标准总是基于我们非常狭隘的三观,这样一来,很多看法都是很片面且自私的。
我见过许许多多的人,格外优秀的也有格外堕落糟糕的。我经历过很多境况,让我得意的也有让我窘迫狼狈的。
我曾经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而非常不自信,甚至在一次高中英语课堂上领读单词时,被英语老师直接说,“自信点,发音很好的!”。就是那种永远对自己无法自信,而永远克服不了的心理障碍,至少对我当时是这样的。可是,就拿今天的我来说,很多真的变了。
我真的是越发体会到,人是个变量,真的是你永远无法定义你自己。
02
见过很多的人,经历过很多的事,慢慢地,不知不觉地,我会觉得这是一个无比有趣的过程。
以前我会对很多人持有自己的看法,到现在我真的觉得每个人的存在都值得尊重,前提是没有道德和法律的冒犯。
每个人都在过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有这个成功,那个失败的。
他们可以去拼命赚钱,进入北上广深;也可以追求生活的简单平淡,安逸闲适。
那些以物质来衡量人生活品质的,真是太过于狭隘了。
我可以选择无假期的工作努力挣钱,也可以选择去往天南海北,及时行乐。
多样的生活和人生态度,正是我去往的地方和见过的人告诉我的。
而这,又是由人类最伟大且美好的语言交流迸发的。
沟通和交流,是人与人之前最高尚的行为,也是最高的境界。
与其让我面对冰冷的屏幕,还不如让我出去和别人说话。
在那些平淡的语言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大到民族、国家。
做一只井底之蛙真的是太可怕了。
在这个问题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表现在眼界见识上,或者说,就是格局。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眼界真的决定格局。
我挺喜欢那些有野心的,不管现在的实力是否与之相匹配。
我也喜欢有趣的人,深谙生活真谛的,他们活成了自己,又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03
我身为女孩,我也见过许许多多的女孩,好的是,我知道了我想成为的样子,并且现在我也有着我自己的样子。
我们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友情爱情亲情,对待穿衣着装,对待说话谈吐,对待那些无法说尽的小细节,可以说相当复杂。
我理想的女性是俞飞鸿,刘媛媛。当然她们也非常不同。前者是成熟知性的女人,后者是超级励志的女汉子。并不是要成为她们中的谁,她们身上看到了我很多舒服且让我欣赏的特点。有一天,我可能会成为一个具有全新特点的女性,但我知道,我要成为我想要的。
我会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别人的评论中。我有属于我自己的特点,并且做成我想要的,我就很满意了,我走在路上都是很自信的,哪管得了别人。
04
有人说,长大就是让你越来越现实。这句话的确没错。可以说,在我今天写下这些话之前,在漫长18年的成长中,对未来,对自己的工作生活,都是没有概念的。后来,就是有些惶恐,因为突然害怕它的不确定性,未知性。
这其中包括了我对癌症的心理变化。有那么一段时间总是听到父母谈论他们认识的人因为各种癌住院的事,有的家里人得知后选择放弃治疗,有的还在抗争,这其中是病与人情的纠葛,甚至牵扯到家族的事,钱也是问题。但是,关于他们得病的事,怎么发生的那么突然,以至于让我害怕自己会不会也某天发生这样的事,那种一天你知道自己活不了了,到不长时间后的一天死去,而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而你却永远无法知道以后日子里你的家人的生活,他们会因为少了个你变得怎样,这世界又是怎样。
会不会感觉自己还没有怎么活就结束了的那种气愤无奈。
后来我疯狂地看了很多癌症病人临死前的日记,或是他们的亲人记录的他们最后的时光,或是有关的纪录片等等。
那么多那么多的事情背后,你会发现,人是比癌更可怕的。你会看到每个经历者都是极平常的人,但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更多地看到人的力量,人最真实的情感,这是关于人的,而不是病魔的。说实话,当你真的去投入关注这些故事,真的会忽略疾病本身。
现在,我再回看时,我觉得当时做的事还是有意义的,至少我看待癌症很冷静理性了。
有一部纪录片《人间世》值得大家去看,不只是癌症。我去细细体会医院这个特殊的地方,更特别些像 临终关怀,这才是真正能让人体会到生命和死亡的。
我真的很佩服那里的医生,护士。他们是不是早已习惯了生死离别,早已不再那么心有余悸。
这其中有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很难受吧。
说实在,就是我怎么去看待死亡这个事。我不能说我很坦然,以我这尚小的年龄显然过于肤浅地下结论,之后我是会变的。
我只知道,这个话题会伴随我一生,因为我长大了,必然会有人陆陆续续地退出,对我影响的程度也不同,我的反应也不同。
我只知道,这一路我会在不断地积累乱七八糟的感觉和体会,然后去理解释怀。
我只知道,我不怕它,我会去面对它。
05
我看过无数的话,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目前阶段我最喜欢的话。
——“你是一个拥有另外世界的人”
——“走心付出,行动变现”
——”因为我们喜欢的东西都很贵,我们想去的地方都很远,我们喜欢的人都很优秀,所以我们要步履不停,快马加鞭“
——”永远只做当下能够做到最好的“
这就够了,比起那些只说在嘴里的话。
我要不得不承认的是,我曾经犯过极大的错误,我都可以说,如果那之前的我看到那时的我一定会恨死她,她会有多失望。
可正是这样,我反过头来觉得,给我这么当头一棒打得太爽,我真的会铭记一生,它告诉我 环境和人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以及人作出行动的影响力,以及很多客观因素趋势下的促成性,到底还是人自己的深刻认识和执行力,我也只能怪我自己。但起码让我吃了一堑,我只知道在以后我该怎么办,毕竟,我不想辜负我自己。
┍━━━━
我觉得不管走多远,每一个人都应该用你的18岁问问你自己,18岁留一张照片是很好的,经常拿出来问问你自己,别人说什么没有用,骗别人太容易,骗自己太难了。
——白岩松
━━━━━━━┙
就是看了白岩松老师的话,一直就想写一下,趁着我还是18岁,18岁的照片有,但更想用文字记录18岁,明年的我,甚至更多年后的我看,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这就是我现在的18岁。你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