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晚关于春天的丝丝凉意还没有完全褪去,午后夏日的阳光还没有完全烧灼的痕迹,蝉、蛙开始在白天、在晚上“呱呱喳喳”的叫着。
清风吹过脸庞,夹杂着春的清爽、夏的芬芳。
在春夏的交替中流窜,在学校的最后一点生活中弥漫。
四月的最后一天,回头再来看,发生了很多事,学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多东西,也失去了很多东西。
得到了该得到的,失去了该失去的,还有一些,还没有得到,还有一些,还没得丢掉。
成长是这个时节的标签,如果说学校里的学生是一棵树,那么学校就是土,知识就是水,这个四月对于我来说,就是肥料。
肥了向着阳光疯长需要的营养,肥了那强烈的生长的生命能量。

简单的几件事情,加了猫叔的小灶群,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五班的成员。群里有拍照特别厉害的叶波大叔,有非常热心的整理发言的檀子,有活跃度特别高的青果,有销售,有老师,有学生, 有每日和花伴舞的花店MM,有麦肯锡那种4A公司的咨询达人,有公司高层的策划,等等等等。
世界很大,牛人倍出,不约而同相聚在这里,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写笔记,一起讨论问题,真是棒极了。
什么感觉呢,就像是上学的时候,和班里最漂亮的女孩子坐同桌,在窗边,窗户开着,一阵夏风吹进来,吹来了窗外的老柳树的细嫩的青枝,吹在我们的脸上,吹开了她的头发,头发也吹到了脸上,就是这种感觉。
所以在这里,每天早上起来,看晨读,写笔记,讨每天不同的群友提出的话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思考,想的多了,做得多了,感觉身子却比以前轻松了。
然后呢,就是读书了。四月中做了一件曾经二十二年都没做过的事,就是因为那一本书《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猫叔在第三周推荐读了这本书,简直就是打开了我的尘封了二十多年生锈的大脑机器空间的大门。其程度不亚于一次从千米高空一跃而下的蹦极,不亚于站在学校最高的天台,大楼的所有电器、空调同时爆炸,身体被掀飞,在火光中,飞出去,或是在火焰中,化成生命的微尘,最后的灿烂里,消失。
真正的读书,我真正读的第一本书。

然后,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读了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尚龙的身份和自己有着三年的相似,共鸣很多,想了很多。
如果说,曾经以为,BD是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梦想与价值的地方。那么有一段时间,我只以为,BD是一个只能实现自己梦想价值的地方,却赚不了钱。看了这本书,想到这里,又有了BD是一个既不能实现自己也不能赚钱的地方,她就像一个巫婆,扮作白雪公主的样子,却不断地拿走我的生命,拿走我的美丽。
直到前两天,看完了冯唐的《万物生长》《十八岁的姑娘》《北京北京》《活着活着就老了》,看了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相似的人很多,相似的痛苦很多,他们经历了我的经历,痛苦了我的痛苦,他们走出来了。
我才意识到,BD,可以赚钱,可以实现价值与梦想。不耽误,不冲突,梳理了这缠在一起围成圈圈的麻绳,才发现,一根绳,两个头,清晰的很。

冯唐啊,真是一个有灵性的家伙。看完第一个感受,就是,为啥上幼儿园的时候不看这些书来启蒙呢?这让我这么晚才得到如此有灵性的启蒙。没错,就是启蒙。
什么时候看都不晚,看完保证都能启蒙一次。那种心上的束缚会得到片刻的解放,呼吸到上层的从来都没试过的空气,再回头看自己,已然经历了一次小孩变成大人的一样的洗礼。再看问题,就不太一样了。
那个在老北京读了八年的医学博士,在美国兼修了工商管理硕士,干了麦肯锡高级投资顾问的活儿,写了文字,发了牢骚,记了故事,撒了情感,好家伙,真是社会气十足,现实的很,也灵气的很。

是不是每一段有距离的恋爱都不能战胜距离。至少,在四月,我是被距离打败了。
并不是所谓的被甩,也不是所谓的去甩。距离来了,聊天少了,感觉就没有了。
拿起手机,没了开始几天简直就想时刻出现在她面前的那种渴望与冲动,那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的脸的绒毛,那春风吹过、轻飘飘的飞起的裙子下光滑紧致的白嫩大腿,在脑海中出现,但是,正常应该伴随而来的荷尔蒙的感觉却没出现。
小女生就像四月的春天,到了,也该走了。是成长为五月之夏的时候,是接受更广阔的更有风韵和阅历的女子的时候,穿一身旗袍,煮一壶咖啡,捋头上微乱的发丝,精致而美好,性感而淫荡。
这一点,我对冯唐的看法赞同极了,淫荡真是一个好词,最起码,是一个夸人的词。
女人呐,一份脸蛋,两分打扮,三分读书,四份淫荡。淫荡的女人,是夸,是推崇,是男人对女人,最大的赞美。
简单的,就写到这里吧,完成的,没完成的,五月份,再来。
时间在老去,自己也在老去,快点儿跑,在这老去的时候,能够老的舒坦,老的值得,老的让自己再没有之前浑浑噩噩看电影、打游戏的拧巴,就对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