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散文每天写1000字
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事物主观才对

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事物主观才对

作者: 王明鹏 | 来源:发表于2023-09-30 07:45 被阅读0次

庄子《齐物论》: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莛”音廷指植物的茎,“厉”通疠指疾病引申丑陋,“恑”音鬼指变异,“憰”音绝通“谲”指狡诈变化多端。

庄子在《齐物论》前面部分说了万物多样性,情绪变化性,看法差异性,接着又说彼此没有差别,具有相同性,同一性,可以认为说的是世界对立统一性,即客观的事物是统一的,进入主观世界就成为对立的。

这个世界万事万物,原本客观一体,各自独立,没有分别,没有对立,可是一旦被我们认知到,就有了对立差别,有了是非彼此,这也是逍遥游最大“敌人”,幸福观最大“拦路虎”。

由上述人性心理主观特性,来理解本段,一通百通。

本段大意:人性特点是认为可以就可以,认为不可以就不可以,好比各人路各人走过来,认为事物怎么就怎么。事物为何这样?认为这样就这样。事物为何那样?认为那样就那样。事物为何可以?认为可以就可以。事物为何不可以?认为不可以就不可以。实际上,事物本来就是中性样子,本来就是客观存在,没有事物不中性,没有事物不客观。举例说明,小草和门柱大小不同,丑陋和漂亮容貌不同,稀奇古怪呈现不同,但是从天道来说各自都是统一无差别的。旧事物分解,生成新事物,新事物形成,旧事物消失,其实事物没有新生和消灭,本来就是统一一体的。

这段话很显然在说事物的对立统一,对立的是人心,统一的是实体,就是这么简单又复杂的世界运行大道。

佛学有“不二之法”说法,《心经》说“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说的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心生万法。所谓对立、差别、分别、差异都是心理呈现的“二”,也就是庄子在文章里说的“成心”,这是心理主观特性导致的,是人就这样,谁也逃不掉。

意识到人性的“二”,不可避免,“我就是个二货”,不是自贬,不是自嘲,而是真知灼见,接受我们的“二”是自知之明,上海有家酸菜鱼店就叫做“太二老坛子酸菜鱼”,这是智慧。

接受人性主观认知的对立特性,必然的“二”,才会意识到事物客观的“一”,统一性,才有可能回归到精神家园“道通为一”逍遥游,《齐物论》“破二”正是为了靠近《逍遥游》理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事物主观才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zr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