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空气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空气是万万不能的;
水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水是万万不能的;
放屁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屁是万万不能的;
……
一不小心竟然说了一堆屁话,是的,一堆屁话,包括第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可是当前最流行的金钱观呀!怎么会是一句屁话呢?
这句话的重点是“但是”后面的意思,它是为了怼回“但是”前面的观念,否定前面的观念。即,并非“金钱不是万能的”,则,金钱是万能的。如果不看这句流行语产生的历史背景,也可以理解为“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很可惜,它不是这个意思,它不是“虽然……但是”的逻辑,它就是“但是”的逻辑,就是否定“金钱不是万能的”,其潜台词就是“金钱是万能的”。
回想起来,这句话的流行也不过是近十年左右的事。在此之前的本世纪初,国人对道德沦丧的不良社会风气开始反思,伴随“国学热”的兴起,“金钱不是万能的”的金钱观慢慢开始流行。也不过流行了五七年吧,便被上面这句话给怼回去了,销声敛迹了。于是乎,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便成为不争的社会现状。
当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也有它的产生语境,它是针对九十年代流行的“一切向钱看”的金钱观而言的。
“一切向钱看”的金钱观也有它的产生背景,它是针对一九七八年市场经济改革时“一切向前看”的政府号召而言的。
“一切向前看”的号召也有它的产生背景,它是针对建国以来的计划经济而言,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致富光荣”等金钱观。
在计划经济时代,“穷”可不是个贬义词,“穷”是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是无产阶级的象征,是光荣出身、革命份子。“富”可不是好事,“地富反坏右”是黑五类,大会小会都要拉出来批斗一番,甚至游街示众。如果是“富二代”就没有上大学、当兵、入党、提干等等的资格,主要的进阶通道都会被堵死。
如果你认为这不可想象、不可思议、太荒唐、太极端,这就对了!因为你已经处在另一个极端的时代,拜金主义的时代:有钱是大爷,钱代表一切,有钱就有一切,一切都是为了钱;没钱是孙子,没钱说什么都是扯,没钱什么都免谈。
极端,两个极端,两个时代,两个极端的时代!
荒唐,两个荒唐,两个荒唐的时代!
只要梳理一下金钱观的演变历史,就不难发现我们今天的金钱观是多么的荒唐和极端。——人是活的,物是死的,一个大活人怎么就拜倒在死物之下而成为它的奴隶呢?当一个大活人被金钱所奴役时,他究竟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了?人本该是有灵魂的,把一颗鲜活的灵魂寄托在死物之中,这灵魂还有活路吗?还能焕发出什么精神吗?用钱来获取简书钻,这简书钻还值钱吗?
说一千,金钱也只是物,不是灵,它不可能兑现人生的价值:道一万,金钱也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它不可能代表人生的目的:说破天,金钱也不比空气和水更重要,也不比诗和远方更难求,它不可能代替人生的意义。
我真诚地希望“没有空气是万万不能的”能够成为怼回“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流行语的流行语。
如果赞同,请点赞支持一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