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天津人过节的形式真是不少,这不,转眼就到了那一年的正月十五,想来那个时候仍在冬天,寒冷的空气中还夹杂着未飘远的年味儿,一家人驱车赶往热闹的杨柳青镇,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逛花灯”了。那条街上熙熙攘攘的站着许多驻足观望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喜庆的笑容,一如杨柳青年画上的胖娃娃。
怪不得如此热闹,你瞧,街上那穿着奇装异服的人,花样实在不少,有的人手里撑着两个极大的“贝壳”,时而将自己裹在里面,时而探出来扮作鬼脸儿,逗的小孩子们“咯咯”直笑;有的人脚踩几尺木跷,画作白脸,添上红腮,扮作戏曲折子里的人物,造型各异,高矮不一,在街上且歌且舞,上演着高难度动作;还有那么一群人穿着花花绿绿服饰,就像花坛里的牡丹花,随着敲锣打镲“锵锵”的声音,在风中摇曳生姿。
“快看,那有一条大龙”只见不远处十来个穿着金黄色衣服的人高高地举着木棒,擎着那条巨龙,任它凌空蜿蜒游动。在那不远处还能看到几头红红火火的狮子,一蹦一跳,时不时朝人们眨着大眼睛,看着十分讨喜,“这就是耍龙舞狮子啊!真好看!”人群中时不时地传来赞叹的声音。大街上,敲锣打鼓,击镲敲钹的声音此起彼伏,偶尔还传来一阵阵轻快的快板声。
街上逛的、玩的花样极多,当然也少不了吃的,街边的糖墩儿、杨村糕干、小枣切糕的吆喝叫卖声十分吸引像我这样的小吃货,很快这些摊前便被人们围得一圈又一圈,好不热闹!仅仅是白天的光景便足以使人流连忘返。
这不转眼夜幕降临,广场上、街道边,一座座花灯被点亮,那座小镇顿时灯火辉煌,“八仙过海”“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各式各样的花灯使人们眼前一亮,这极致喜庆热闹的画面,绝不输大年三十。一天的行程随着人群的疏散而结束,回到家里煮上一锅“大桥道”的元宵,“山楂”“黑芝麻”“金桔”……这些老味道入口即化,老人说“原汤化原食”,所以那一同乘在碗里的元宵汤你须得喝了才是,如此这个元宵节才算过得圆满。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味道,不管时代如何进步,每当人们坐在桌边侃侃而谈的都是那回忆里的老味道。生在天津、长在天津的我,早已将这座城市的模样深深地刻在心里。这座城市的味道值得我流恋与追随,只盼时代的脚步走的慢些,将那些岁月带走的留下一些,也好作为我们的念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