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和社群遵循着同一个基础模型,推动用户和粉丝带来越来越高的价值。
>>由事件驱动而组建的群生命周期很短,多为3~7天。由关系驱动组建的群生命周期更长,至少有一个月。
>>事件驱动不如关系驱动。事件驱动是指人们为了完成某件事情而共同协作.
>>社群的第一种分法:根据组建目的,社群分为事件驱动型社群和关系驱动型社群。
>>社群天然受到一些束缚,如成员规模大小、转化效率高低、信息扩散速度快慢等。
>>用户加入一个社区(或者社群、小组)多半会有数个诉求,分别是:
(1)问答求助。当用户有疑问或需要帮助时,如果知道某个群体能回答,就会毫不犹豫地加入进去。
(2)炫耀。与发微博、朋友圈的炫耀行为很类似,只是用户在同类和懂行的人面前炫耀会更有成就感。
(3)寻找共鸣。用户表达某件事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寻找共鸣、抱团取暖
(4)分享知识和资讯。分享知识、帮助他人等利他行为也是常见的驱动力(或许是为了积累人气和影响力、获得荣誉)。和事件驱动、关系驱动一样,问答求助背后的利益驱动和分享背后的荣誉驱动,也是社群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5)管理和储备潜在关系、维系关系等。
(6)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六个诉求既趋同于马斯洛需求模型,也和“三近一反”中的“一反”十分契合。许多人加入并持续停留在一个社群中,不仅仅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基础,还因为有一个明确的“需求”,既相互帮助,又存在冲突和协作。
>>耿新跃将这些诉求称为“工具性”,“社群产品未必是工具形态,但一定要有一个工具用法”
你解决了什么根本性问题,可以让用户主动加入?
>>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无论高矮胖瘦,豆瓣都能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这就是对社群工具性用法最好的诠释。
>>沉淀微信群内的优质内容这一需求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但这并不能说明有优质内容就能吸引用户停留,也不能说明优质内容可以让用户帮忙拉来更多用户。需求已经明确,能够让用户在一瞥之间完成转化,并实现病毒式扩散的工具性用法成为一个关键点。
>>好社群的出发点:工具性、病毒性和长连接
>>“工具性”是用户加入社群和产生转化的基础,人们为什么要加入并留存在一个社群中?这是社群赖以建立的关键,也是构成社群模型的起点。
>>“病毒性”正是业界最为期待的病毒式扩散、海量爆发。“长连接”则是指用户的长期黏着、留存,乃至变现
>>在这个模型之下,我整理出以下三个问题:
(1)解决了什么根本性问题,以至于让用户第一眼看到你时就加入?(工具性)
(2)如何不仅让用户加入,还能促使用户将自己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都拉进来?(病毒性)
(3)如何吸引用户及其好友今天用、明天用、后天用,甚至每天用?或者今天买、明天买、后天买,甚至每天买?(长连接)
>>社群对“工具性”问题的回答,左右并决定了“病毒性”的强弱(信息扩散速度、潜在用户覆盖范围、新用户流入速度)和“长连接”的效用(用户转化速度和转化成本、持续活跃时长与次数、付费次数和级别等)。
>>这种病毒式扩散概括为两个很小的问题:
(1)(用户)为什么要点击这条信息?(工具性)
(2)(用户)为什么要分享这条信息?(病毒性)
>>答案也简单明了,用户大多会因为“共鸣、好奇、想学”而点击一条信息,会因为“想要塑造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想要维系和某个人群之间的关系,想要表达某种诉求”而主动分享、扩散某条信息。
>>观察社群成长的常用工具之三:社交网络基础模型社群应简单而明确地呈现出“工具性”用法,并协助实现病毒式扩散和用户长期黏着、留存。
>>除了让用户一瞥之间就愿意加入社群,“工具性”用法至少还将在三个层面发挥作用,分别是:
(1)外部性。帮助社群建立巨大、潜在的用户池,源源不断地吸引新成员加入。
(2)过滤器。将新加入的用户迅速引导至属于他/她的“三近一反”的小圈子中去,以提升活跃度。
(3)望远镜。用以观察社交网络或大型社群的变迁,从而寻找到新的获取红利的切入点
>>社群的第二种分法:
熟人型和陌生人型熟人型的社群成员多由好友构成,成员之间相互认识,互动紧密,微信群是典型的熟人型社群;陌生人型的社群成员之间互不相识,只是因为某种兴趣、爱好或需求而聚集在一起,传统BBS多属于陌生人型社群。
>>不难发现,推动账号快速成长的背后因素是“内容的稀缺性”,这时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保证有内容可以给到饥渴的用户
>>草根账号越发展,越会遭遇增长停滞,甚至会出现提供了内容反而用户取消关注增多的现象。这反映出内容和用户真实需求之间脱节。这时,内容越优质的账号,越会率先突破30万粉丝量级。
>>用户喜欢在短时间内获取这些让人愉悦、大受裨益的内容,如果还能提供其他增值服务则更好。
>>即使不是社群成员,也能享受这个社群输出的价值,这是社群的外部性。通过这些工具用法,社群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巨大、潜在的用户池。
>>外部性背后是社群稳定的流量来源基础
>>“用户池”的打法正在变成市场主流
>>准确做出人群区隔和过滤非常重要。“过滤器”的作用就是将用户引导到适合他的“三近一反”的小圈子中去。
>>要通过哪种设置将用户分流到不同的服务中,并维系用户活跃度呢?答案是内容引导。将用户分流到一个合适的地方,鼓励她/他开始互动
>>社区/社群用户最基础的动作是阅读(看)和发表(写),以及互动(点赞、社交),这几乎占了整个社区/社群功能的90%以上。其他的才是一些需要定制的个性化功能。
>>社群的第三种分法社群根据用户核心动作的不同分为浏览型和互动型。
浏览型社群依赖大量优质内容,只需要极少部分核心用户贡献内容,绝大部分用户浏览消费即可,在浏览型社区中,用户评论和互动行为都非常稀少。
互动型社群通常为社交型,高度依赖成员之间的互动、讨论、交流等,对内容的依赖非常少。浏览型和互动型社群典型的区别是,互动型社群中几乎都是在浏览型社群中无法存活的劣质和无意义的内容。
>>“工具性”还会帮助我们俯瞰整个社交网络,将更长时间跨度内的发展浓缩并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就像一个抓手,能够精准地发现当下社交网络发展阶段获取社交红利的最佳切入点。
>>每隔三年,社交网络就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用户行为习惯和与之对应的新发展浪潮。在信息、内容足够充分的第二个大周期中,人们更加欢迎新玩法
>>用户池”和“破冰”机制则是从“工具性”衍生而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