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得每日心得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读《史记》历书第四—科学从古有之,形式不同罢了

读《史记》历书第四—科学从古有之,形式不同罢了

作者: 古今之变 | 来源:发表于2018-01-18 21:51 被阅读58次

提到科学这个词,可能大家会把它和古代完全隔绝起来,古代有科学吗?很多人都是疑惑的。如果说古代有哲学大家不会反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从万经之首的易经,到诸子百家的学说,无处不渗透着哲学的思想,璀璨夺目的智慧,不朽之言的丰碑。下面一个问题,哲学是科学吗?哲学研究的是事物的本源,而科学是通过现象来总结规律,但哲学是科学研究的根基。

读《史记》历书第四—科学从古有之,形式不同罢了

历书本身也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的变化的,最开始的时候,历书被称为“通书”,封建王朝时,历书是由朝廷颁布的,因此历书又被人们称为“黄历”。历书本来的作用就是天文历法,对于我国研究天文学有巨大的作用。

司马迁说上古神农氏之前太遥远了,就不去探究了。到了黄帝的时候,观测星象确定历法,明确五行的顺序,确立阴阳此消彼长的关系,按照天地运行的规律做事,才有了天下大治四海升平。从古至今,造历法都是帝王一项重要的工作,历代帝王对此都十分重视。

读《史记》历书第四—科学从古有之,形式不同罢了

夏朝以元月当做正月,殷朝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三个朝代的历法循环运作周而复始,当天下大治的时候,就不会乱了次序,当天下大乱的时候,诸侯们就不会按照历法行事。周幽王之后,周室衰弱,春秋时代就没有多少人再去再研究历法了,这方面的人才大量的流失到了各个诸侯国。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天下为大争之世,诸侯之间正忙着争强斗狠,称霸天下,进而行灭国之路,因此就没有人去研究历法,只有邹衍作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推行阴阳五行学说,强调五行阴阳相生相克之理,对诸侯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秦国消灭东方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因为战事不断,也没有时间去研究历法,但他们认为自己是五行中的水德,因此在五色中选择了黑色,这就是提到大秦时,我们印象中的令人心生敬畏的黑旗。

到了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之后,认为大汉能取代秦也是因为水德的祥瑞,这点还得到了通晓历法的丞相张苍的认同,于是从高祖刘邦到吕后一直延用了秦法的历法和服侍的颜色。

到了孝文帝的时候,有鲁人公孙臣上书孝文帝,论述五德终始的理论,说明汉朝不是水德而是土德,因此应该改变历法和服饰的颜色,这样就会有黄龙做为祥瑞出现。孝文帝把这件事交给了精通律历的丞相张苍办理,张苍自己不赞同公孙臣的看法,就把这件事情搁置起来不予理睬。结果不久之后在成纪地区,出现了祥瑞黄龙,为此张苍感到十分惭愧,因此引咎辞职,就没有人继续著书立说阐述水德或者土德的问题了。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号称懂得五行阴阳和历法的能人,但不久就被证明是个骗子,因此在孝文帝时候关于更改汉朝历法的事情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我记得最熟悉的一句话是“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因此有很多人说汉武帝是穷兵黩武,其实一个皇帝的成功不仅是武功,更会有文治,这就是所谓的文治武功。是汉武帝的武功过于突出,大家忽视了他的文治。在历法方面,汉武帝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向上追溯了黄帝时创立的历法,认为那是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天应时的产物,但是因年代久远,已经不可追寻,而为了让大汉保持长久的兴盛和稳定,他命人研究历法,修正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实际的天象相符,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就变得有序而端正了,这就是所谓的顺应天命,治于当世利于民情,通过这件事,我看到了另外一个汉武帝,懂科学的汉武帝不为过,文治武功的汉武帝在中国的历法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读《史记》历书第四—科学从古有之,形式不同罢了

发现自然的规律,应用于现实的事情,形成我们看到的历法,做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事情。凡事有章可循,有律可依,百姓有事可做,有田可种,则人人均能安居乐业向善有序。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相关文章

  • 读《史记》历书第四—科学从古有之,形式不同罢了

    提到科学这个词,可能大家会把它和古代完全隔绝起来,古代有科学吗?很多人都是疑惑的。如果说古代有哲学大家不会反对,中...

  • 加拿大中学的整书阅读教育

    我家“没头脑”同学从北大附小毕业时,“古”读《史记》,“今”读《平凡的世界》,“中”读《皮皮鲁》,“外”读《草原上...

  • 《<史记>研读》89:历书

    历 书 古代的历法制度,都是把孟春月作为新年的开始。在这个时候,冰雪消融,万物萌生,百草发芽,...

  • 读后感—《史记》历书

    刚刚读了《律书》,再来读《历书》,感觉都是讲纪元的,太史公居然分开来讲。 查了下资料,好在信息时代,网络上什么都有...

  • 向管仲借镜,著人格语文——《管仲列传》教学设计(原创)

    《管仲列传》是《史记》第四专题“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中的第二篇文章,太史公创作《史记》的目的是...

  • 霖霖日记——讲故事2020.6.22

    读史记了… 我中午睡的正香呢,忽然听见妈妈在耳边说,读史记了。 我连忙从床上蹭的跳起来。妈妈开始读了。今天读的是从...

  • 让未来按照我们的预测行事

    历史从不反复但总是押韵, 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 太阳底下,并无新事,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从历史学、...

  • 读《秦制两千年》

    公众号“短史记”是我比较喜欢读的,文章篇幅不长,观点切入的角度也与众不同。 初次读短史记,还是友人推荐的,一篇写梁...

  • 《韩昇史记百讲》:读《史记》,有方法

    从来都没有读过《史记》,也没有想过去读《史记》。因为,压根不敢读《史记》。 但其实,读《史记》,有方法。 一,要学...

  • 史记“八书”

    《史记》“八书”,分为《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淮书》八个篇目。其中,“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记》历书第四—科学从古有之,形式不同罢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hg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