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为读者系统地讲述【“三皇五帝”夏商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段的中国历史】,适合不太熟悉历史的读者阅读,便于读者快速连贯地了解中国历史。
第九章 走向深渊
第9-1节 图强梦碎——甲午中日战争
经过洋务运动,大清一片欣欣向荣,世人也称这个时期为“同治中兴”,在光绪帝即位后,大清王朝仍然向良好方向发展,然而这一切都是假象。
随着西方新强国的出现,西方社会新旧列强出于利益不均,它们开始对世界新的侵略,而后崛起的日本,侵华之意最为强烈。
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法国侵略越南,中国是越南的保护国,暴发了中法之战。虽然在陆地上清军取胜,但在政治上大清妥协,出现了“大清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现象,清政府的腐朽暴露无疑。而大清海军的失败,实际上已经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日本明治维新后,进身列强,日本国内资源缺乏,对外急需资本输出,再加上国内矛盾尖锐,日本一直谋划对中国的入侵。
1894年朝鲜内乱,日军以平乱的名义朝鲜,而朝鲜为大清附属国,大清不满日军进驻朝鲜,日军攻击驻朝鲜的清军,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甲午中日战争开始。
在平壤战役中,清军战败,大清退出朝鲜;黄海海战,清军再败,大清失去制海权;在辽东半岛的一系列战争,清军全线溃败,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经威海卫之战,大清北洋水师覆灭,洋务运动最大的骄傲不再。战争结果是,日本倾全国之力击败大清,大清屈辱求和,1895年4月,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经过《马关条约》,原西方列强的特权日本基本上都已享有,并且相比于西方列强,日本的要求更过分。在《马关条约》中,中国史无前例的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这对清政府的财政打击简直是致命的。在《马关条约》中,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台湾开始脱离大陆统治。
经过甲午中日战争,大清腐朽积弱全社会都看明白了,中国大量有识之士开始厌恶腐朽的大清朝。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让世人知道大清洋务运动显然是失败的,而对于大清朝廷,就是洋务派的失势,保守派得势,很多洋务派转向了保守派,很多洋务派如李鸿章等被打击,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大清帝国败于小国日本,中国人自卑心理产生,中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大量出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降,“我们败于英法不丢人,但败于小日本很丢人”。西方列强本以为大清朝通过洋务运动富强了,但实际结果是大清朝依然贫弱,西方列强侵华势头更加强烈。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中国民族情绪高涨,有识之士对现实不满,他们开始寻找拯救国家的方法,而方法主要有两种:改革变法与革命暴动。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想办法通过改革来学习西方的制度,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想用暴力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政府才能拯救国家。之后时代,改革变法、革命暴动现象开始在社会上大量出现。
第9-2节 改革尝试——戊戌变法
甲午战败,中国人开始出现民族情绪,社会上的大量有识之士思考如何使国家富强。其中思想先进的一派人,试图改革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科学技术,来改变大清朝的命运,这派被称为“维新派”。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康有为、梁启超。
在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组织公车上书,想让清政府变法图强,而清政府没有理会。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派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在社会上宣扬变法,一些有识之士积极参加,维新派势力开始壮大。
之后,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梁启超也组保国会,发动维新派积极推动变法,最终光绪帝接受改革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这一年是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涉及政、经、军、文、教多方面内容,我们不用过多叙述其中的内容,只知道主要是仿照西方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不过康有为等人的这次变法,与真正的君主立宪制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维新派人骨子里基本上还是皇权思想,无法达到西方如英国那样的政治制度,虽然变法看起来大张旗鼓的进行,但地方根本不认可这种突如其来的政策。戊戌变法的意图是好的,但各个政策其实推敲起来在实行上是有问题的。
维新派想通过变法来使国家富强,这必然要触动满清保守派的利益,结果就是保守派不满,后来慈禧太后再次训政。本来慈禧太后前几年已经把权力移交给光绪皇帝了,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是光绪帝亲自主持的。不过表面看来起光绪帝是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整体大清王朝的实力大员都是慈禧太后的势力,当慈禧太后意识这种变法将触动到皇权的底线时,作为一个有传统君主专制思想的政治人物,慈禧太后当然会阻止这次变法行动。至于光绪皇帝,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没有实际权力,他也希望通过变法来获得真正的实权,所以今天很多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不是康梁而是光绪帝自己。
面对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的阻碍,维新派手无实权,只能采取非常手段。维新派人谭嗣同想要拉拢袁世凯的小站新兵发动兵变,而袁世凯的小站新兵势力太弱,结果是袁世凯向保守派告密。总之,面对不利的局面,维新派束手无策。
1898年12月,慈禧太后再主政,新法被废,光绪帝被囚禁,维新人士多数被害,戊戌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虽然没有成功,但开启了一条富强中国的新道路。经过戊戌变法,更多人尤其是朝廷中的汉族大员们,知道了一种叫“君主立宪”的道路,而这种道路可以富强国家,还可以解决“满族皇权与汉人权力分配”的问题。戊戌变法后,更多人,主要是汉族开明官僚,在思想上支持君主立宪,君主立宪派崛起。
当然,戊戌变法失败后,在下层知识分子心中,认为清政府是一个反动的政府,清政府是不会牺牲满族利益的,所以清政府是阻碍国家富强的,想要国家富强,清政府就必须被推翻。经过戊戌变法后,大量下层知识分子坚定了反清的决心,革命起义开始兴起,民主共和派崛起。
戊戌变法后是中国社会君主立宪改革的第一次尝试,虽然失败了,但“参考西方君主立宪制度”毕竟成为一种富强中国的方法。戊戌变法后,世界列强看到了中国是一个“没救了”的国家,世界列强开始疯狂侵华。
第9-3节 危亡中的下层反抗——义和团动乱、庚子国难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资本家的意识通过“民主手段”上升为国家意识,西方强国开始像贪婪的资本家一样对落后地区侵略,世界几乎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而且这个时期,是后起强国如德、美、日等,向老牌强国英、法、俄等的挑战时期,利益冲突越来越大。作为“肥肉”的大清王朝,当然是所有列强关注的对象。自从甲午中日战争大清失败、戊戌变法失败,西方列强都更看不起中国,开始了更大规模的侵占中国利益行动。
在商品输出后,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直接进行资本输出,西方资本通过贷款、入股等手段控制大清朝经济命脉。西方列强抢夺大清朝修路、开矿、建厂等权力,中国工业被西方控制,中国独立的工业发展失去可能性,中国沦为“经济殖民地”。西方列强强租“租借地”,划各自势力范围,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在内外蒙古、新疆地区,成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在东北,成为俄国与日本的势力范围;在长江流域,成为英美势力范围;山东地区成为日本、德国势力范围;西南地区成为法国势力范围。在中国京津沪等主要发达地区大量租界地出现,在租界地,大清朝法律是不适用的,租界内完全使用相应国家的法律,可以说租界地就是外国领土,比如今天香港的新界就是当时被“租借”给英国的。另外,西方传教势力全面入侵中国,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起了相当大的冲突,中华大地百姓不满,反洋运动大量出现。在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各国“利益均沾”,相当于西方列强结盟共同侵略中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面对西方列强全面入侵中国社会,清政府与天下百姓都可以说是忍无可忍,最终导致了下层百姓的大反抗。在反洋势力中,大多为大清朝的一些邪教徒,他们采用愚昧的口号,鼓动百姓,“杀洋人、灭洋物”,来发泄对西方列强的不满。由于大清朝统治阶层也不满,甚至慈禧太后等保守派人也恨洋人,所以清政府放纵这种“反洋灭洋”组织。得到了朝廷默许,反洋灭洋势力昌盛,各地百姓大量参与,他们通过教会组织在一起,称“义和拳”。
赶上山东、直隶(河北省)大灾,生活不下去的两地区的大量百姓加入义和拳,义和拳民杀了大量洋人,攻击洋人租界、教堂,不过在运动中,与洋人有关系的普通百姓也受到影响,可以说义和拳民是暴民,他们没有理智。义和拳民的暴行,引起西方各国不满,西方各国要求清政府惩罚义和拳民,然而清政府只是看热闹,在一旁无动于衷。
政治强人袁世凯,入职山东后,感觉这种行动会破坏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利于大清王朝的利益。他调动地方乡绅,实行查禁,并劝导乡民,派兵分割义和拳民势力,阻止义和拳民聚集,这样义和拳民在山东混不下去了,山东大量义和拳民进入直隶,再加上原来直隶地区的义和拳民,义和拳民更加集中,而且集中在了京师重地。
1900年1月,慈禧太后等保守派势力,想要废掉光绪帝另立新皇帝,史称“己亥建储”。西方列强知道后强烈反对,这导致一个结果,就是慈禧太后等保守派更加仇恨洋人,清政府开始公开支持义和拳民的“反洋灭洋”运动。
义和拳民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举“神助义和团”大旗,拳民改了一个“正规”的名字“义和团”。清政府大力支持,义和团民与大清保守派官员联合,义和团民进入京城,大肆杀洋人,毁洋物,义和团势力如日中天。
见清政府不仅不理会还给予支持,西方列强派兵进攻天津以保护本国国民,义和团组织力量与西方列强交战,结果义和团竟然取胜,清政府更加支持义和团。
西方列强认为慈禧太后为义和团暴行的罪魁祸首,令其归政于光绪帝,而这触动了慈禧太后保守势力的底线,这使大清的内部事件上升为国际事件。慈禧太后大为不满,1900年6月21日,大清王朝向英、法、德、美、俄、日、意、奥、荷、比、西十一国宣战。这是一个“烂透了”的决定,清政府宣战的国家都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而且这是“一次性的全体宣战”,这种政策将中国带入了深渊。
在地方,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骙等地方大员,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称宣战诏令为义和团胁迫的矫诏,拒不奉诏。东南地方大员联合反对义和团,与西方各国的贸易继续,史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事件,使中国主要地区免于战火,不过这也是地方权臣第一次公开违背朝廷的命令。
英、法、德、美、俄、日、意、奥,发大兵登陆,1900年7月至8月间,八国联军先后攻入天津、北京。北京城陷落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等人逃往西安。八国联军进入北京,进入紫禁城,大量百姓被残害,中华民族带着“首都被攻占的耻辱”进入了20世纪。
慈禧太后等保守势力认识到,只有议和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清政府派李鸿章代清廷与联军谈判。清政府为了求西方列强原谅,下令清兵剿杀义和团。清兵与列强联军剿杀义和团,义和团其实是一个无组织、无纪律、无固定首领的一群乱民,很快,义和团势力灭亡,义和团运动结束。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妥协,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签订,中国主权大失,赔款数额巨大,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逢庚子年,称庚子国难。义和团杀洋人时,大量无辜京城百姓被牵连,加上八国联军入北京城残害百姓,百姓死难数以万计,中华民族的苦难烙印在中国人的心里。
这次国难中,东南各省擅自违令,事后清政府不敢惩罚反而褒奖,毕竟“东南互保”保护了洋人在中国的利益,东南互保的地方大员为谈判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慈禧太后必须重用这些“违抗命令”的大臣,这些大臣都是实力派大臣。相反,原来的保守派,被西方列强冠上支持义和团的名义而获罪,慈禧太后是在众多大臣的请求下,才不被西方列强追究责任的,清政府大量保守派官员被去除出权力中心。这样,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大清王朝中央权威开始丧失,清政府的集权能力大大降低,慈禧太后控制帝国的能力也大大减弱。
庚子国难后,出现了“民怕官、官怕洋、洋怕民”的怪象,西方列强明白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根本无法统治中国人,统治中国人只能是中国人自己。所以之后时期,西方列强采取了“以华治华”的策略,这样中国避免了完全沦为殖民地。
庚子国难后,请政府的反动与腐朽暴露给全天下,天下人更讨厌清政府,反清势力更壮大,推翻清政府的思潮在民间流行,促使民主共和派的成长,之后革命暴动此起彼伏。而对于清政府,包括慈禧太后本人,都认识到了清政府需要改变,若不改变定会亡国。清政府痛定思痛,统治阶层内部君主立宪派崛起,他们推动清政府走向改革之路。
第9-4节 自救无果——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庚子国难后,大清王朝痛定思痛,统治阶层知道改革图强的重要性,此时的慈禧太后已与戊戌年间时期不同,慈禧太后默许支持改革,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在社会上,立宪派与革命派的道路之争交锋激烈,立宪派主要是统治者与上层知识分子,而革命派主要是下层知识分子。上层,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希望通过改革来解决国家贫弱问题,而下层则当然希望打烂这个政府建立新社会。
积极宣传反清活动的,是国外华人,由于国外言论相对自由,给了革命派生存的土壤,而革命派最集中的地区,就是日本,毕竟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走向富强道路的,日本也是中国的近邻,文化背景更为相似,所以日本更能吸引中国新思想的人士,大量革命派人士聚集日本。反观中国国内,革命思想土壤却不存在,在中国国内社会,富强道路的首选是君主立宪。
甲午中日战争后,国外反清华人革命团体大量兴起,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众多革命团体,他们积极筹款组织国外华人,宣传革命思想,誓死推翻清廷,建立共和国。在国内,革命党在多地进行暴动起义,然而革命党毕竟力量弱小,清政府相对强大,中国社会支持革命的人其实很少,很多起义都失败了。
1905年8月20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骨干成为领导者,中国同盟会统一制定革命方针,组织力量,确认革命纲领,是中国第一个近代政党。中国同盟会,制定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之思想,制定了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大力系统地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在国外尤其是日本,民主共和思想深入影响外国华人。中国同盟会成员,前赴后继在南方组织武装起义,但国内支持者还是太少,众多起义失败。
大清王朝派出国的考察人员回国后,决心立宪图强。俄国由于在欧洲争霸战争的失败,开始将重点放在东方的中国,而中国东北是日本最看重的地区,所以俄国与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冲突开始加大。1904年至1905年,暴发了日俄战争,日本在中国东北战胜俄国,这样日本在中国东北取得了绝对优势,日本开始在中国东北大量驻军。日俄战争,使大清震惊,相对俄国,日本只是一个后起之秀,而小日本竟然战胜了强大的俄罗斯帝国,令大清王朝羡慕。大清朝决定仿照日本,实行“实君立宪之路”。
大清王朝颁布一系列立宪法律,全面进行改革。世界上所有有远见的帝国,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最先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就是英国,英国之所以能成为威震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君主立宪制度是起到很大作用的。大英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很完善,议会制度、内阁制度、选举制度、专才治国制度、法官制度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制度,但结果会导致王权的丧失,英国女王就几乎没有权力,英国是“虚君立宪”。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度,是“实君立宪”,日本天皇在法律下、议会下是有实际权力的,这点清政府统治阶层尤其是慈禧太后是比较喜欢的,这种“实君立宪”能保证满清皇族的统治,所以清政府接受这种“实君立宪”。
清政府这次改革,称新政,后世人称清末新政。新政的几个重点内容介绍下:
1、1905年9月,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兴办近代学校,学习近代科学,大量外派留学生,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
2、设立中央资政院、地方资议局,开展议会选举准备工作,大量知识分子参加,为立宪工作做了人才准备;
3、中央、地方行政改革,大量老旧官制废除,采用西方先进的行政管理,皇帝不再集权,地方行政权扩大。
4、整顿账务、改革税制、改革币制、鼓励工业,民间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
5、废古制酷刑,制定西方刑法,推行个人责任制,中国开始出现了法制文明。
6、引进西方练兵制,主要是德国军事制度,大量任用留洋人士,建立了新军,新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
如果仔细看大清新政,的确是真正的君主立宪改革,比戊戌变法要完善得多。大清立宪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但万事具备后,最后的立宪行动迟迟不落,清政府对外宣称“预备立宪”。君主立宪制度,本应组建内阁,但清廷怕权力丧失,任用的内阁成员多数是爱新觉罗皇族,外界讽刺这个内阁为“皇族内阁”。大清新政,本意为稳固大清统治,富强中华,然而清政府左右犹豫,在最关键时刻,却迟迟犹豫而不最终实施,结果救亡不成,反而害了大清王朝自己。
大清新政,有几个重大影响,几乎都是对大清王朝十分不利的影响,如下:
1、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已十分完善,是中国社会各阶层间流动的最重要制度,如果新的阶层流动制度没有建立成功,是不可以轻易改变的。科举的废除,导致了大量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上升的通道阻断,这些传统儒家知识分子没了盼头,最后的出路实际上证明只有两种:一种是靠着他们的知识、地位成为乡绅恶霸,打破了民间社会原有的平衡;另一种是反对清政府,加入革命党。废除科举后,大清王朝内部的保守派不会再扩大了,保守派渐渐消亡,相对而言,慈禧太后等保守派势单力孤,保守派很难再掌控朝廷。
2、中央、地方议会的建立,行政官制的改革,导致皇权很难控制地方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地方实力大员们,为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可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更大,他们必须任用有西方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当然不会任用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大量怀有西方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政,他们通过议政的方式获得权力,结果是清政府集权能力大大降低,地方有高度的自治权。而在中央,资政院也是大量怀有西方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心中是法律至上,而不是皇帝至上,大清皇权独立制定政策越来越难。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这些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都是君主立宪派,对中国社会进步起到一定积极意义,但对于大清王朝来讲,满清已开始无力控制整个国家。
3、大清新政,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在接下来的历史中,他们会登上历史舞台,发挥重要的作用。
4、大清建立了第一支近代化新军,新军虽然强大,但这支新军不属于满清。清政府最早的新军,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由袁世凯操练的天津小站新军,之所以用袁世凯,是因为袁世凯是李鸿章后最懂洋务的人,在袁世凯的操练下,新军崛起。新政实施后,大清王朝大规模建立新军,北方新军由袁世凯全权负责,袁世凯建立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北洋六镇”,经过发展,北洋新军从上到下都被培养成了袁世凯的人,清廷根本无法绕过袁世凯调动北洋新军。而南方新军内,从上到下,都是怀有西方新思想的留学人士,清廷也无力掌控。清廷培养出了一支强悍的近代化军队,但清廷却无法掌握这支军队。
5、清廷只预备却一直不正式立宪,引起立宪派大为不满,立宪派认为清政府对于立宪的实施是无诚意的,结果导致立宪派开始不拥护清廷,甚至很多立宪派转为了共和派,他们开始认为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才能学习西方走向富强的道路。这些立宪派人,主要在中央资政院、地方次议局、南方新军,这些人大多是留学外国的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留学日本,他们在留学日本时,几乎都了解过孙中山同盟会的民主共和国思想。当这些立宪派对清政府失望后,他们在内心中开始支持民主共和国思想,成为了革命反清的主力。
6、“皇族内阁”的出现,使中央、地方汉族官员获益无望,导致的结果就是地方实力大员对清廷强烈不满,而此时地方政府具有高度自治权,地方实力派官僚开始抵制清廷的命令,大清帝国实际上面临分裂割据的危险。
大清新政,本来是可以使大清王朝走向富强,但清廷实施不利,结果保守派削弱,立宪派失望,实力派不满,大清王朝终于要走到头了。
这期间,发生了著名的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了,但革命党人已为大清敲醒了警钟。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暴发了武昌起义。尊民主共和思想的一部新军起义,反抗大清,结果新军将武昌清政府势力除掉,起义成功了。武昌起义其实准备不充分,起义力量也不如前几次起义大,可以说是一次偶然成功的起义,但起义反清是当时的一种趋势,即使这次不成功,成功也只是时间问题。起义新军没有高名望的首领,最终他们推举了一个清政府的官僚,黎元洪,为都督。1911年10月12日,武汉三镇光复,湖北独立,湖北军政府成立,宣国号为中华民国,废清朝宣统年号,通电全国。由于农历年份是辛亥年,此次起义,再加上后来一系列建立中华民国的革命,后来被统称为辛亥革命。
湖北独立的消息迅速传播至全国,全国革命党积极宣传,怀有民主共和思想的人士勇于参与革命,地方实力官僚也抓紧时间开始了投机权力的政治军事行动,本来“病入膏肓”的大清帝国迅速分崩离析。仅两个月内,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多地通电全国,成立各省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废清朝年号,大清半壁江山失去。
【若想读《简单连贯的中国史》全部内容,请关注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