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英语日记搞笑有理?
学生菲菲发给我一篇英语日记。写得挺美。
但里面写到她在暑假里在春日去公园,同时划着许多条船,自己在其中一条船上画画,还看到正在封闭的我站在另一条船上唱歌。她表示很开心。
我毫不客气的指出暑假什么时候搬家到春天去过了?一个人或许可以脚踏两条船,物理上一脚踩上一条船,艰难维稳,随时倒掉,但什么时候可以不仅脚踏还同时脚划上许多船了?如此等等。
她回答,因为觉得现在没到夏天。因为觉得天气没那么热,挺凉快的。还劝老师不要那么在乎细节嘛。
然后迅速转换话题表示自己很开心,因为发现自己打英语字速度快了很多,难道拜用英语聊天所赐?
再然后,为了避免我紧追不舍,开始玩消失......于是对话结束。
02 无营养的变质关系?
都说师生关系很重要,但是把友好的感觉放大太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你会发现面前调皮捣蛋的小孩已经不会好好说话,好好做事,瞬间化身随心所欲感觉至上派,越变越小......
彼此大脑负责控制批判性思维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也都不太愿意好好干活。什么叫原则?不懂。什么叫严肃?没听过。什么叫规则?表示无感。其他能力却活灵活现指数飙升,这种情形急需收敛。
相比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他们的视听和思维系统针对某个人可能一辈子都在屏蔽之中,他们的爱是盲目的,他们永远看不清楚眼前那个不断变化的小小人,说到底,也不过是一场付出持久代价的生化反应。
可为什么有些父母做得就很好?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温馨甜蜜的家庭关系和环境,而不是宠爱溺爱。区别在哪里?
如果不能给小孩子们倾注正确的关爱,那剩下的必然是自以为正确,实际错误,又无法被察觉的付出。这个结果有些不敢想。
搞笑的是,从小缺爱的小孩往往更愿意为得到父母那一点点的爱而涌泉相报,因为渴望的感觉提升了爱的珍贵度。从小被溺爱宠爱的小孩有些对父母蛮横无理,自私自利,认为一切就该如此,理所当然。
03 Bug对补丁情谊万岁?
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就像我们下午在别墅角落看见的猫妈妈和正钻进她怀里吃奶的两个小猫一样,以母亲的感受出发,无比幸福,沉浸其中,一直用舌头舔着两个贪婪的小脑袋。
我却一直疑惑,一直在判断,这两只小猫仔看上去都挺大只,为什么还没断奶,是真的在吃奶吗?
猫妈妈身躯也并非强壮,就算幸福的付出实际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如果他们下一口要吃掉你的心,再下一口要吃掉你的头,即便它们是小孩,你也不选择对抗或者逃跑?
都说真爱发源于心,其实不过是头脑司令部提供的一种奇特感受回路。指挥你的身体你的精神你的情感你的心。
父母也好,猫妈也罢,既然爱都归最高司令部管辖,为何它粉墨登场时,反而不会理智思考了?
bug显而易见,成功的父母们是否知道如何修复?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