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鱼

作者: 浅月流声_3254 | 来源:发表于2024-01-23 20:19 被阅读0次

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李颀《渔父歌》

唐诗里鱼受欢迎的程度要远远大于肉,“炮笋烹鱼饱餐后,拥袍枕臂醉眠时”,素有笋,荤有鱼,就足以使人心满意足,醉饱逍遥了。在唐代,想吃上鱼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渔业已经很发达,很多农民已经在新垦稻田中投放草鱼养殖,唐诗里也有记载:

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周繇《送江州薛尚书》
江对楚山千里月,郭连渔浦万家灯。李绅《过钟陵》

鱼的产量之大已达“截江一拥数百鳞”(杜甫诗)的地步,不但南方水乡处处有渔家,就连关中等地都出产肥美的鲜鱼。张籍的诗里就有鱼市的描写:

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泗水行》
竹船来桂浦,山市卖鱼须。《送海南客归旧岛》

如此,唐人要想吃鱼是很方便的,而他们的餐桌上,也的确常常会飘出鱼的香味: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白居易《夏日闲放》
槐暗公庭趋小吏,荷香陂水脍鲈鱼。刘长卿《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可见唐人不但以食鱼为享受,而且所食鱼的种类也是非常丰富。如果将《全唐诗》穷尽,你会发现当时大部分鱼都在食用之列。

唐人是怎么做鱼的呢?唐人吃鱼沿用古老的方法“脍”,就是将鱼切成丝,再蘸调料生吃。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肉切的越细越好。这个吃法很考究刀工,李白描述:“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杜甫描述:“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葱”。鱼肉薄细的程度如同雪花纷纷,可见刀工非常了得,这样得鱼肉吃起来才无比美味,令诗人津津乐道:
不妨垂钓坐,时脍小江鱼(张谓《过从弟制疑官舍竹斋》)。

可见但凡是鱼,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食用。这其实跟今天日本人的生鱼片吃法是一致的,所蘸调料也是芥酱。芥有一种辛辣的味道,可以化解生鱼的腥味:
圣贤清浊醉,水陆鲜肥饫。
鱼鲙芥酱调,水葵盐豉絮。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唐人吃鱼也有别的做法,比如烹和蒸,还有用盐腌制。去腥当然和现在一样用的是葱姜: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白居易)

相关文章

  • 【唐诗】鱼想娘

    【唐诗】鱼想娘 ——为电视剧《小鱼儿与花无缺》江小鱼&慕容仙 诗 〔词〕陳雪溶 笛啭得飞螭, 鱼夸畅想姿; 临楼台...

  • 百科知识:中国古代十大才女(下)

    鱼玄机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西安)人,初名鱼幼薇,字蕙兰。 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

  • 晚唐诗人鱼玄机及作品─读史之四十五篇

    鱼玄机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

  • 道姑鱼玄机何以成为历史上最欲求不满的女人?

    鱼玄机何许人也?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

  • 李冶

    李冶 字季兰,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与薛涛,鱼玄机并称“唐朝三大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

  • 读诗有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受益匪浅,只读了一首《江南》(江南可采莲,荷叶荷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

  • 何如得悟此玄机

    鱼玄机,晚唐诗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年中为补阙李亿妾,为李妻所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遂改名鱼玄机...

  • 《冉云飞讲唐诗》

    春分 !万物复苏,草长莺飞。 冉云飞四讲唐诗之《江鱼美可求》~“唐诗中巴蜀的日常生活及风土人情”今日14:30-1...

  • 国学 || 唐诗艺术⑵

    01 唐诗艺术概论② 接下来我们考察第二个问题,“从唐诗的作家、作品及唐诗的繁荣,与唐诗取得如此艺术成就,这两者之...

  • 国学 || 唐诗艺术⑷

    01 唐诗艺术概论④ 前面说到,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唐诗的繁荣、唐诗艺术成就的取得,与受众的审美期待,有着直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与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kp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