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书的目的,是想让自己的文章优秀起来,让自己每天过得充实,有意义。
我每天除了到别处读点经典文章,就是读读简友的文章。
我先说说阅读经典的好处。《经典的魅力》一书中讲过,怎样通过阅读经典来提高三种能力?值得借鉴。
第一种:提高表达能力。具体方法:写读后感,先从文章中引用你喜欢的句子,你想想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句子?想想人生经验中哪些和这些句子的有联系?我们一边深化对经典的认识,一边结合个人的经验,把阅读感受具体化,加上经典本身的语言之美,久而久之,我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就会提高。
第二种:提高洞察力。经典让我们深度共情,辨别美丑,从根本上说,洞察力是一种审美能力,阅读经典越多,见识越广,审美能力也就越强。具体方法就是设身处地的进入经典,反复切磋、玩味,琢磨。
第三种:提高适应力。我们处在人生低谷时阅读经典,特别是国人的经典,这种回归母体文化的方式,能有效的起到精神避难,它可以让我们处在另一个世界里,去审视自己,把自己从困惑中拯救出来。最重要的是,它能培养一颗宁静美好的心,把我们从世俗的喧嚣里拉出来,会让我们游走在一个更大的、更美好的环境里。
我阅读简友的文章,是想从简友的文字中学到一点写作经验或写作手法,来开阔我的视野或思路。
的确,在简书中呆的这一段时间里,收获很多,感触很深。来了这里,才感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简书里真是卧虎藏龙之地,它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也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但是,我也发现一些简友的文字,他们的阅读量很高,但是文章空洞、贫乏,没有多少内涵,一点也不吸引人。我不明白,他们的这些阅读量是怎么来的?这就是当今的主流?
想起我刚来简书的时候,有简友问我:
“在吗?友友,愿不愿意开个会员?看了你的文章写的挺好的,为支持你的创作,我打算借你180贝,去开个月度铜牌可好?——创作你的创作,还送一个超赞(必需是首开)。”
说实在的,我很感激这位友友的热心肠,他说的这些也确实诱人,但我还是婉言谢绝了。
来简书,实实在在的说,我并没把心思用在怎样提高阅读量上,我也没去想每天有多少友友点赞,更没去想以后,自己写作水平提高后,怎样怎样的去赚钱。
因为喜欢文字,想给自己找个地儿,而简书这个地方又能练字,又能改字,偶尔还会有人看,有人参与,能得到鼓励,让自己有决心坚持下去。更重要的是,自己还可以和别人交流,可以共同进步,自己何乐不为呢?
当然,我并不否认加入会员,拥有铜牌的好处。首先加入会员,不管是自己的文章,还是看别人的文章,点赞热度都比较高,自己得到的贝数量也相应的提高。其次,自己的阅读量和持钻的总数也会明显提高。这些,对于在创作路上的简友,无凝是领了一个“通行证”,让他们在起跑线上毫不费力的得到了许多好处,也让他们增长了自信心和勇气。但对我来说,那仅仅只是一个头衔,一个光彩耀眼的头街。这帽子是高高的戴上了,似乎也满足了一下虚荣心,但自己的实力呢,是否也能真的跟上来?这很难说。
中国人最忌“德不配位”。一个人的名声千万不可大于自己的实力,一但大于自己的实力,就是名不副实,就是透支自己的积累,这是在消受自己的福报,这样的人生就容易出差错。
也许友友们会说,如你这么一说,我们弄个会员就是“德不配位”了,这未免有点小题大作吧?我这里解释一下,首先我没有否认会员的不好,其次我不会争对大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觉,是我私下的认为。我不想轻而易举的得到会员,我想慢慢的来,哪怕花上一年半载。
我一直喜欢这句话:“那些脚踏实地的人,尽管一直默默无闻,但许多年后,开始会逐渐崭露头角。”
总之,来简书的这些日子,我除了读文章,就一门心思,用心写好我的文字。做到认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并能一直坚持下去,就0K了。
你只管努力,让一切顺其自然。该来的,总会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