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笔记(一)

作者: zero007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21:24 被阅读300次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 阴

    文:zero00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的开篇,也是通篇中我最熟悉的三句话。

    之所以熟悉是因为上学时,这三句是要求必须背到滚瓜烂熟的。那个年龄熟背课文诗句是比较容易的,但对圣人的智慧却并没有多大的领悟。

    今天翻开《论语》时,开篇的这三句话让我的思想忽然停顿下来。我没有一股劲继续读下去,而是反反复复像上学时那样大声地朗诵着这三句,总觉得它们似乎会和我对话似的。

    朗诵了若干遍,我提起了笔,在书页上做了随手笔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习并且要时常进行复习,这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我把这两句话分别标注为:少年时和青年时。在我看来,少年时正是求学的年龄,最主要和最需要的就是学习与复习,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习就会伴随我们一生,这对提高个人修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青年时多是青春张扬不羁的年龄,最喜呼朋唤友结伴而行,或纵酒放歌,或游山玩水,或交流自己所学所得所见所闻 ,故而巴不得日日有朋友来访呢。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并不生气,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

    上学时,觉得最难理解的就是这句话。别人不了解你,而对你产生误解更有甚者会诋毁你,为什么要做个君子就不能生气恼火呢?生气的人就不是君子了吗?明明错的是别人,自己怨恨一下怎么就不是君子了呢?对此,颇有些想不明白。

    今天,我的思想更多地停留在这句话上。我把它标注为“中年时”。因为人到中年的我,对这句话终于有所悟。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别人不了解自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如何评价你、看待你那是他的事,你只管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就好,其他的无需太在意。

    我想,圣人所说的“君子”应该是叫我们不以别人的目光看自己,而是要自己认识自己。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人应该就是君子吧。

    这样再回头想前面那两句,进一步领悟到这三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人,首先要好好学习,为自己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打好基础;其次,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要有交流和实践,所以要结交朋友,寻找良友,开阔自己的视野,在交流与实践中使自己所学所识不断提高;最后,就是从自己的发展经历中来正确认识自己,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这样的人怎能不是君子呢?

    这三句话反过来亦然。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是一个君子应有的修养。要想有这样的修养,就一定离不开读书和学习。

    少年时,青年时,中年以后,人的一生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修养。当你的自身修养提高了,你的人生境界自然会更高、更远、更开阔。

    写到这里想起有这么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话不是虚言,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

    今天的读书笔记就写到这里,继续读书去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笔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ve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