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国学文化经典读书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四章 盗竽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四章 盗竽

作者: 红林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2-11-03 09:00 被阅读0次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四章 盗竽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大奸作唱小盗随和的道理。君主不依法治国,淫侈成风,朝臣不依法行政,贪腐横行,国贫私富,朝堂邪风四起,百姓随之效仿,民间小盗纵生。当上行下效成为社会普通行为时,韩非子总结出了“大奸作唱小盗随和”的道理,这就是流行,只是流行的是邪道。中国历史自古都是庙堂引领社会与时代,堂风决定民风。堂风清廉,则民风敦朴,反之堂风淫奢,则民风虚荣,堂风不法,则民风不古,朝堂不依法治国,民间则奸盗成俗。

    基于以上考虑,韩非子提出了治国先治吏的思想与策略,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整体观,曾经一统华夏是多少君王的宏愿,建立中央集权制更是帝王们的终极梦想,正是这种一体化梦想的逐一实现,国家管理进入了官吏时代,通过缜密庞大的行政体系进行逐级管理的模式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上行下效的思维意识,既是社会整体性的表现,也是社会风气形成的原因。

    社会风气整体性的思想来自于自然法则,很简单的道理,一条大河如果源头被污染了,那么整条河都会被污染。还好,这种整体性的思想维护着国家的一体化的统一性,避免了社会的大分裂。治国先治吏的提出,让这种整体性一体化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社会不会出现极端的混乱。在承认现状的基础上,尽量调整优化,使之更加合理,这是现代社会的普世思想。

    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大奸作唱小盗随和”上行下效的问题,韩非子例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意思是竽是各种乐器的领头乐器,所以竽领了头,钟呀瑟呀就都来伴随;竽先演奏起来,各种乐器就都来附和。这就是领导的作用,领头人的价值。竽声起钟瑟随,这是规则,是事物规律,竽声起钟瑟不随是有违事物规律的。所以说韩非子的“大奸作唱小盗随和”的理论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民风不古责任在民。

    韩非子认为“今大奸作则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意思是现在大奸兴起了,一般民众就跟着来唱,一般民人唱起来了,小盗就必然起而附合。小盗生是民风摧生出的,民风成是大奸兴的结果。水土污染,草木生毒,生物变异,就是这个道理。老子说“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货资有馀者,是之谓盗竽矣。”意思是穿着华丽,佩带利剑,饮食充足,财货有余,这样的人也就可以称之为强盗头子了。

    初看此段不明其理,我们看一下《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原文“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意思是朝政腐败已极,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而人君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这下明白韩非子对老子原文的解释了吧。老子将君主的不法之为称为盗夸,不法之君是国家民众的奸盗之徒。韩非子将君主的不法之为作为社会邪风的源头,君主不法,朝臣枉法,民众违法,奸盗横行,国将不国。

    【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今大奸作则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故“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货资有馀者,是之谓盗竽矣。”】

    君民一体,自古就是中国人的思想,君主永远为民,为天下臣民,绝不是为某一部分臣民,凡是只为某一部分臣民的君主一般都不会长久。这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政治思想,是历经无数风雨后的抉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四章 盗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jjtdtx.html